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10月05日

从朋友圈看消费力

□本报评论员

这个中秋国庆假期,大家都在哪里?打开手机,刷一下朋友圈,就会发现,长假里,有人在船上吹海风看日落,有人自驾盘山公路观云海,也有人打卡博物馆、戏剧展、图书馆,“把之前想看的剧想看的书一口气补完”……

每个人的兴趣不一,选择不同,但好好利用这个假期成为大家的共识——无论是夜游赏月、逛吃逛喝,还是沉浸打卡、文旅融合;无论是在大街小巷来一场城市漫步,还是在乡村体验新业态,消费潜力在这个假期再次集中释放。

每一条朋友圈,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追求。也正是每个人对于生活的热爱,汇成了假日经济的火热,其背后,是消费需求的提升,消费信心的提振,更折射出国内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活力。

看全国,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前三天,国内旅游出游合计3.95亿人次,同比增长75.8%,国内旅游收入3422.4亿元,同比增长125.3%。

看四川,假期前5天,全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426.0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9360.11万元。全省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5天累计接待群众426.94万人次。在成都,排在第一的宽窄巷子单日人次已经突破28万。

这个中秋国庆假期,全国多地也抓住这一契机,采取举措便利游客出行,通过多元化产品设计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政府大院停车场免费向游客开放,形式不一的亲子游、生态游、民宿游相继出现,低碳生活新场景广受青睐……一组组不断刷新的消费数据、一个个富有创意的产品服务,都在显示着促消费的路径与方向。

消费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事实证明,只要顺应了人们的消费新需求,满足了人们对现代生活的需要,就能够带来新的消费亮点和增长点。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就在于见到人们的需求,重视大家的追求,它在生活,亦在生产,在节日,亦在日常。

--> 2023-10-05 本报评论员 1 1 成都日报 c121354.html 1 从朋友圈看消费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