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成都日报推出《成都“新”澎湃——科创城市观察》专题报道,在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过程中,从不同维度解读、观察成都之于全国科技创新集群城市中间,如何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6月以来,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推出《蓉创大调研·第一季》系列报道,科创专班调研组深入15家成都创新型企业,探究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新方法、新模式、新机遇,在成都科技创新领域引起广泛关注与好评。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期间强调,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高能级创新平台具有汇聚创新资源、推动企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等多重功能,是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主要载体,也是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支撑。最新数据显示,成都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正处于“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7家,总数达146家;高标准打造实验室体系,6家在蓉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入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序列,新增组建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4个方向天府实验室加快实体化运行,引聚高层次科研人才近200人,在微纳电子、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卡脖子”项目攻关70余项;加快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正式揭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有力有效,出台实施《成都市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资助管理办法》。
今年9月,科创专班调研组总结提升再出发,深入多个在蓉科研院所、实验室、创新平台,开展“蓉创大调研”。此阶段,选取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东方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10个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带着问题去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线,带着思考去调研采访。
在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近期将要重磅推出的《蓉创大调研·第二季》系列报道中,科创专班调研组将实地探访成都科技创新动力源泉,以鲜活的创新案例和鲜为人知的科研故事,挖掘各类在蓉科技创新主体在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上的新模式与新探索,进一步展现成都推进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