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节后的第一天,成都就迅速从“假日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施工机械全力运转、施工人员挥汗奋战,全市重点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展现出这座城市全力以赴“拼经济”的决心与干劲。
弹指一挥间,转眼已经进入四季度,到了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决战四季度,奋战一百天”,不少地方都喊出了“拼经济”的口号,致力拼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结果。拼经济促发展,不能无的放矢,必须找准抓手。项目投资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对支撑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双重效应。实践已充分证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
要充分认识项目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项目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无论是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改善,还是民生保障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都离不开项目的推动。近年来,从厚植发展动能的产业项目,到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再到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公服设施,正是一批接一批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惠民生的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效,为成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成都正聚焦推动经济“量质齐升”,抓住了重点项目,就意味着在多个领域打造出新的增长点,培育起强大的发展后劲,更好拼出精彩、赢得未来。
要以首位城市担当,发挥好全省发展“压舱石”作用。9月25日,四川省2023年新一批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举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今年以来如此高规格举办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上一次是在1月初,全力以赴拼开局的起始点,而这次选择9月底,“首尾呼应”意图明显,更可见重大项目建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意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极核城市、四川省会城市,成都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地位特殊、作用重大。以四川省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为例,重大项目“成都矩阵”共计253个,总投资金额2735.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9.8%和36.6%。冲刺四季度,我们更要锚定既定目标奋力攻坚,以项目引领产业升级,以产业带动城市强大,为全省年终冲刺增添动力活力,也为明年经济开局起步打下坚实基础。
要高质量抓项目,抓高质量项目。拼经济抓项目,最忌贪多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立足对战略规划的强支撑、优布局,突出对产业体系的锻长板、补短板。今年初,《成都市2023年重点项目计划》发布,编列了9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逾2.4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项目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坚持“优中选优、重点推进、示范引领”,传递出成都全年以重点项目建设合力,有效支撑全市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清晰信号,也体现出成都全年重大项目质量结构进一步优化,高质量发展导向更加鲜明。
玉湖冷链成都项目正以超预期的速度加快建设,空客成都项目已如期完工,助力填补产业链末端空白……项目接踵落地,激发经济活力;塔吊高耸林立,提振发展信心。拼经济,我们必须牢牢牵住重点项目这个“牛鼻子”,以规划锚定项目、以项目拉动投资、以投资增添动力,为全市冲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战提供坚强有力的项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