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微露,半山翠色半山柔雾。
走进龙门山镇宝山村,这片为彭州湔江河谷的村落,近年来以山水为媒,推出了“宝山村国际山地旅游度假胜地”的招牌,将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的绿水青山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优势。在山影朦胧中,一座座民宿排列在山脚,宝山村半盏山房民宿就是其中之一。
跟着半盏山房民宿主理人沈光富一起行走在村中,他沿途介绍起了宝山村的变化,“你看,这块区域以前植被覆盖率没那么高,但是自从咱们村被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以后,不仅有政府主导,让生态环境改善,咱们老百姓也都愿意出一份力,参与建设家园。”
今年50岁的沈光富是土生土长的龙门山镇宝山村人,他深知龙门山镇及宝山村优异的自然资源优势,早年间便回到家乡开始创业。沈光富说,他最开始在宝山村开了一家农家乐,每年也有十来万元的收入,但只有夏季时才有游客入住,“不太能够发挥出我们的资源优势。”
如何将彭州的茶文化与当地自然风光相结合,在推介彭州之美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正当沈光富忧思之际,机遇来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规划逐步推行落地。“按照规划,我们在传统农家乐基础上进行了改建,就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民宿。”谈及民宿修建的往事,沈光富用“正当其时”四字来概括这段经历。他说,国家公园的建立并不只是一次生态保护行为,更是社区的发展契机,生态环境的优化必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宝山村作为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的优势仍在持续体现。在这里,可以去回龙沟、飞来峰、太阳谷等旅游景点观看自然景观,也有新开发的生态体验、森林康养等项目。而半盏山房民宿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入口社区民宿聚落示范项目之一,给沈光富一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放眼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全域,对照《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入口社区建设导则》,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已推动都江堰飞虹社区、彭州宝山村、崇州鸡冠山村、大邑云华村等4个村(社区)申报创建大熊猫国家公园友好示范社区,并启动促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社区发展,助推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