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10月13日

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

全球900余个非遗项目亮相成都

保加利亚代表队在天府大巡游中表演传统广场舞

10月12日,在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47支特色鲜明的国内外非遗表演队伍精彩呈现了一场绚丽多彩的天府大巡游,拉开了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第八届非遗节”)的大幕。

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已连续举办七届。第八届非遗节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承办。

第八届非遗节以“共享履约实践 深化文明互鉴”为主题,举办五洲非遗、神州非遗、巴蜀非遗、云上非遗四大板块,30多项特色鲜明的节会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球47个国家(地区)和国内各省(区)市的900余个非遗项目、5000余名非遗传承人、传统表演人员和中外嘉宾参与。将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政府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积极作为,展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故事,展示多彩四川的文化魅力、天府文化的别样精彩。

天府大巡游近

千人参演,最小表演者仅3岁

第八届非遗节天府大巡游从国际性、规模性、民族性方面均实现突破。近千人的表演队伍按照“薪火相传、四海同乐、多彩家园、五洲共享、时代节拍、巴风蜀韵”6个篇章在主会场展示。

凤山假面舞被韩国指定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我们为本次非遗节精心准备了系列面具,将多维度地展现韩国古往今来的世情百态。”天府大巡游韩国代表队负责人尹基宗介绍,本次非遗节,他们特意带来了30多种面具塑造的不同角色,配合幽默活泼的表演风格,让即使不懂韩文的观众也能融入其中。

“四海同乐”“五洲共享”篇章是本届非遗节凸显国际范儿的呈现方式之一。现场观众不仅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苏格兰风笛,欣赏到服饰华丽、神态端庄的泰国皇家舞和汲取众多传统舞蹈精华的斯里兰卡普加舞,还有富有浓郁风情的保加利亚传统广场舞蹈。

国内表演队伍也百花齐放。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少林功夫已有1500多年历史。“薪火相传”篇章中,来自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延鲁武术学校的学生以朴实无华、刚健迅猛、攻防灵活的少林功夫,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武术的精气神。在体现多民族文化的“巴风蜀韵”篇章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羌族羊皮鼓舞表演者小耶格年仅3岁,依靠父辈的口传心授和从小耳濡目染,将“踮跳步”“蹉跳步”“商羊腿跳转步”等典型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还原了羊皮鼓舞的独特魅力。

此外,重庆市、成都市、泸州市、乐山市、达州市组成的龙舞集合表演,将铜梁龙舞、泸州雨坛彩龙、沐川草龙、安仁板凳龙等非遗项目集中呈现。

五大展开幕

向世界展现中国非遗创新

开幕当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体验展、国际手工艺展、四川国际非遗品牌IP授权展、成渝双城同根同源竞技展、天府根脉——四川非遗精品展五大展览同时开幕,向世界展现中国非遗创新赋能的路径。

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体验展共设置“幸福生活”“时尚生活”“诗旅生活”“健康生活”四个板块,沉浸式展示我国非遗进入系统性保护新阶段以来的成效。国际手工艺展邀请了法国、波兰、意大利、塞尔维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手工艺精品参展,并进行现场活态展示。四川国际非遗品牌IP授权展采取“展览交易+案例分享+路演推介”形式,搭建非遗授权国际交易服务平台,吸引120多家境内外买家团参与。成渝双城同根同源竞技展以成渝两地共有的、传承较好的传统技艺项目为基础,鲜活生动再现成渝两地一脉相承的巴蜀文化。天府根脉——四川非遗精品展以“千年百技、守正创新、非遗生活、非遗美食”四个篇章全面展现四川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成果。

作为成都国际非遗节学术活动品牌,非遗成都论坛于当天下午开幕。140余位国内外非遗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表20周年,回顾国际社会履约实践,深化非遗保护交流互鉴。展演方面,成都国际古琴艺术节于10月12日—16日在市区各文化场馆举办名家名曲音乐会、海内外琴家古琴交流音乐会、琴学论坛、等80多场演出活动。

本届非遗节除国际非遗博览园主会场活动外,武侯、金牛、双流、蒲江、新都、郫都、崇州及四川天府新区等15个区(市)县也将同步开展非遗主题活动及分会场活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嘉 刘鲁 陈浩 卢星宇 摄影 李冬 胥瑞可

--> 2023-10-13 王嘉 刘鲁 陈浩 卢星宇 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 1 1 成都日报 c121703.html 1 全球900余个非遗项目亮相成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