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10月16日

“三城三都”名片因何擦亮?

□本报评论员

过去的一周,多个文化盛会在成都接连上演。不断擦亮的“三城三都”名片,正助推着城市影响力持续提升。

10月12日,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来自国内和全球47个国家(地区)的900多个非遗项目、1800余名传统工艺传承人、3000余名传统表演人员和1800余名中外嘉宾共同参与。

10月13日,2023天府书展开幕,共邀请100多位知名作家、文化名人、艺术家参展,将举办700余场阅读活动。不仅规模超过历届,还首次设立国际馆,发放百万元消费券。

10月15日,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开幕,将呈现42场专业音乐比赛和6场高水平演出,让市民深度感受中国音乐金钟奖的艺术魅力。

在非遗体验中感知传统文化、在逛书展里体味人文之韵、在剧院欣赏交响之声……参与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追求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其背后,正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实现精神富有的热切期待。

每个美妙的画面、每段优美的文字、每曲动人的旋律,都是美好生活的具体构成。当下,传统文化也在推陈出新——国风潮、国风热之中,年轻人成为新生力量;《洛神水赋》《长安三万里》等历史文化题材的国风动漫火爆“出圈”……人们在感受中华文化无穷魅力的同时,也共同凝聚起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进入新发展阶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文化需求高品质、个性化的特点更加明显。同时,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和传播技术的发展,全社会文化创造、文化消费的热情也正在日益高涨。

纵观全国,各类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在上海,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揭幕,户外交响音乐会、昆曲《牡丹亭》与交响诗篇《丝路颂》交相辉映;杭州将迎来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来自全国的精品剧目轮番上演,涵盖戏曲、话剧、音乐剧、芭蕾舞剧等多个门类;在深圳,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开幕,聚焦“中国艺术形象的世界展现”……

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再到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一个个文化载体中,我们看到的是传承、创新与融合,更是在历史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交织中,彰显一个大国的文化气象、时代风貌。

对于成都来说,打造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三城三都”,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以“三城三都”为载体,塑造别样精彩的成都标识,更多的文化盛会也将接踵而至。

接下来,10月18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就将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近300名科幻文学大家和世界各国前来参会的幻迷们,将在这一盛会中共同展望未来,探索想象力的边界,见证中国的开放与多元。

文化,关乎人心的凝聚,关乎生活的幸福指数,关乎产业转型的动力。面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趋势,更加重视高质量推进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优化文化服务供给,才能让文化之光更好地映照美好生活,赋予现实更多的色彩与惊喜。

--> 2023-10-16 本报评论员 1 1 成都日报 c121816.html 1 “三城三都”名片因何擦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