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座人口超2100万的超大城市,近年来,成都积极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子。微网实格作为我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又一项创新举措,有效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
如何进一步夯实“微网实格”基础,支撑大城善治,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今年,市政协把“夯实‘微网实格’基础,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列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课题,成立了由政协委员、相关领域专家、市级部门和市、区两级政协有关同志、基层社区工作者组成的课题组。
5月至7月,市政协组织课题组赴5个区(市)县10个点位开展实地调研,与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微网格员、群众、区县政协、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交流“微网实格”工作落实落地情况,了解困难问题,听取意见建议。
10月9日,市政协第十六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9位市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就“夯实‘微网实格’基础,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课题,围绕确定网格优化设置、党建引领、队伍建设、赋能保障、运行机制、多元共建、智慧应用7个研究方向,开展专题议政性协商,并与相关部门和单位代表互动交流。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动态调整划分标准
目前,成都的网格党组织(党小组)6.4万个,选派1.5万名党员管理服务无党员的网格,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经过调研,市政协委员、彭州市社科联主席周煜发现,党组织引领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为群众排忧解难工作,点亮了困难群众微心愿3.8万余个。但是他认为,党组织的融合度还不够,引领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服务群众的质效还不理想。对此,他建议,开展网格党组织建设“回头看”,统筹居民小组、小区院落、街区布局等因素,优化调整网格党组织,建立微网格党员信息库及联系群,储备工作力量。同时,密切横向协同,建立健全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整合网格内党、政、人、财、物,推行队伍、资源、问题“三张清单”制度,引导网格党组织作用发挥实质化、显性化,探索建立网格党组织与网格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协调联系机制。
“‘微网实格’确实让以往网格力所不及、呼叫不畅等问题日益减少,促进了社区工作不断档、不空转、不拖延,激活了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市政协常委、新都区政协主席李勇说,“微网实格”进一步成为化解矛盾的“减压阀”、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在李勇看来,目前部分网格存在划分不够精准,专属网格治理体系还不完善等问题,在专属网格精细划分和力量配备、联防联控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盲区。他建议,动态调整网格划分,“根据地理区位、发展态势、新建小区、楼宇等实际, 考虑城乡人口密度、服务管理要素等差异科学调整,专属网格因地制宜再细分,规模较小、功能单一且分布零散的单位可以纳入一般网格。”
加强网格赋能保障
建立网格员权益保障与激励机制
“目前,部门的资金、资源、队伍等治理要素向网格下沉,共同推动‘微网实格’工作在基层走深走实。”市政协常委、四川致高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蒲虎调研网格现状后说,有积分管理法正向激励,也优化了网格员的薪酬待遇体系。他建议,政府部门的支持还要加强,在整合网格力量的时候,要考虑到职责交叉、合力不足的情况,把更多的市场主体吸引进来,同时把优秀专职网格员纳入村(社区)后备力量进行培养,打通入职、晋升通道,优化激励评价机制,进一步整合社区保障资金和部门经费,探索为网格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方式赋能网格力量。
人力保障也是政协委员们关注的重点。市政协委员、市社会组织社区和社工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夏林华说,网格队伍的数量、质量、稳定性、激励保障等是影响“微网实格”工作质效的重要因素。“虽然现在有多元力量的加入,但微网格员队伍稳定不足,流动性较大,工作开展缺乏延续性。”夏林华表示,网格力量还需要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下沉,自觉主动参与。他建议,制定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支援社区、下沉一般网格的常态长效机制,推动部门执法力量、驻区单位干部及居民自治骨干、物业人员、新就业群体等下沉一般网格,激励引导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业人才加入网格。他还建议,抓实网格员业务培训,进一步完善网格员选聘、保障、考核、进退、人才储备等机制,优化激励考核,拓展网格员激励方式。
“微网实格” 面向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百米范围, 是自上而下通过 “行政+志愿” 方式建立的问题快速发现、反应和解决机制。“如何实现两种机制无缝衔接、两相促进,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李向前建议,要实现行政力量与自治力量双向融合、两力协同、同频共振,把相关方的公共利益最大化。加大社区保障资金投向“微网实格”项目的力量,引导业委会与物业签约时约定比例作为“微网实格”公益资金。
加强智慧赋能提效
构建数据动态治理体系
根据调研情况,市政协委员、四川联一律师事务所主任李驰坦言,目前网格运行存在民呼通道不够顺畅, 感知响应不够高效的问题,而处置中枢不成熟也导致“吹哨报到”难兑现。他认为,应借力智慧系统,强化网格微信群作为首选民呼通道,通过AI技术实时分析海量群聊数据,开展高效监测溯源和智能评估,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的中台运营支持体系,完善“吹哨报到”考核机制,以“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为目标,赋予街道、社区在“民呼我应”事件处置中对上一级智能部门拥有呼叫统筹权和响应考核权。
市政协委员、社治无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翔的观点与李驰不谋而合。“成都融合原 ‘综治平台’和‘社智在线’两大系统,建成‘微网实格’社会治理平台,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层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也推动了市级部门力量下沉。”刘翔认为,两个平台的融通力度还不够,各种数据也不够鲜活准确,居民对智慧应用的感知度不高,优秀的应用场景推广力度不够。对此,他建议,推动“社治在线”和“综治平台”的融通,构建更优的“微网实格”社会治理平台。要为基层工作人员等数据使用方“找娘家”,赋予相关部门在“微网实格”数据治理体系中的关键主导地位,以便统筹和驱动各数据资源部门高效协作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改变基层数据治理现状。同时,鼓励采购专业化、集约化的智慧应用运营服务。他还建议,通过科技手段和运营支撑,建立“人房数据自更新”机制,鼓励社区通过服务运营激活社区的空间、居民、数据、文化等资产,构建自我造血能力,激发社区各方主体参与积极性,坚持用服务做牵引、以治理促发展,实现多元共治有机治理。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霞 陈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