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10月17日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首站看成都 探寻高质量发展“好风景”

媒体记者在天府新区规划厅采访调研

高质量发展蓝图之上,经济大省四川怎样着墨?16日,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活动在成都启动。在历时6天的采访中,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社、中新社等中央主要媒体和地方媒体的百余名媒体记者,将分赴成都、自贡、德阳、绵阳、遂宁、内江、南充、宜宾等地市,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对四川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四个发力”要求,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领域40余个点位,开展行进式主题调研报道。在首站成都的调研行走中,天府新区规划厅、兴隆湖湿地公园、成都超算中心等点位令采访团印象深刻。

新举措新成就 吸引采访团关注

16日至21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四川,百余名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从成都出发一路行进,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四川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诸多新举措新成就。其中,北线涉及成都、德阳、绵阳、广元、南充、遂宁6市,侧重调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等领域。南线涉及成都、眉山、宜宾、泸州、自贡、内江6市,侧重调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乡村振兴等领域。

具体采访点位中,有四川深入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牵引性项目,也有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及标杆企业,还有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典型案例。采访首日,在成都的调研点位便极大地吸引了媒体记者。新华社国内部记者彭韵佳这是第三次来到成都,此前两次旅游收获了曼妙的成都风光,此次她和7位同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成都高质量发展的“好风景”。步入四川天府新区,楼宇高耸林立,花草树木葱葱茏茏,绕湖行走的市民朋友那份惬意与自在让彭韵佳十分感触:“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力。”

行进式主题调研 记录“成都故事”

走进位于成都科学城鹿溪智谷片区的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极具现代设计感的“硅立方”,如同一个巨大的“数字魔方”,数十台“超级处理器”组成的超算系统,主机性能位列全球第十、全国第五。成都超算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波的介绍,为媒体记者打开了以算力为代表之一的当代中国前沿科技“新世界”——该中心为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35个城市810余个注册用户提供算力支撑,涵盖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型材料等30余个领域。积极服务中科院、中物院、清华大学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先进地基太阳观测望远镜等1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课题……

中新社总编室记者陈舒一来成都游玩过两次,此前成都给他最大的印象是时尚、安逸,美食多景色好。“此次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带我们更加深入地走进成都,被成都超算中心超强算力深深震撼。”陈舒一坦言,这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城市,也是一座能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幸福感的城市,他将努力用自己的笔触呈现四川更美的景象。

最新数据发布

高质量发展四川篇章徐徐展开

昨日上午,“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在成都举行。会上,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省林草局等部门负责人,分别对相关领域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发布最新统计数据。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胡玉清发布了四川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今年以来,四川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分层分级强化经济运行调度,举办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出台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36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10条,近期又推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19条政策措施,全省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发展态势。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8月,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其中,投资增长4.3%、消费增长8.2%、规上工业增长6.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0%;关联指标支撑有力,工业用电量增长8.5%、企业增值税开票销售收入增长9.2%、8月末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4.2%。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周海琦介绍,十年间,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9.6 %,连年高于全国规上工业增速、高于全省GDP增速。今年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4%,居十个经济大省第4位,继续保持“两个高于”良好态势。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品华发布四川科技创新统计数据,2022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达1215亿元,居全国第8;拥有国家布局建设的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挂牌建设西部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在川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已达196个,居西部第1;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6万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87万家;2022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649亿元、同比增长18.1%,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7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36%;职务科技权属改革、“科创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等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茆爽介绍,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根本性变化,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从2016年的72.4%提高到2022年的99.5%、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邛海入选全国美丽河湖建设优秀案例;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2.9%,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昨日恰逢世界粮食日,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芝文介绍,统计数据表明,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长年保持全国第2,粮食产量连续3年保持700亿斤以上,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7个、数量全国第2,农业稳中向好,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四川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友清发布的一组数据彰显全省消费促进工作可圈可点。过去五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7万亿元增长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6.6%,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今年1-8月,全省消费市场规模首次跃居全国第5位,同比增长8.2%,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

省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景弘则带来了全省林业和草原高质量发展“全景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面建立,目前全省已建成自然保护区165处,涵盖3个类别8个类型,同时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范围涵盖了全省重要的野生动植物生境和典型自然生态系统的代表,为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省已建成各类自然公园320处,涵盖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石漠公园和自然遗产等类型,多样的四季生态景观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旅游和自然教育价值巨大。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蔡宇 摄影 李冬

--> 2023-10-17 蔡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1 1 成都日报 c121904.html 1 首站看成都 探寻高质量发展“好风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