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10月19日

科幻有颗“中国芯”

“科幻文化出海”,是我们每个科幻人的“野心”。中国的“科幻面”需要被世界看到。能够参与其中,我倍感荣幸。

——鲁般

从上世纪90年代成都第一次举办世界科幻年会到昨日第一次举办世界科幻大会,中国科幻正在以成都为坐标,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昨日记者采访了《流浪地球》导演郭帆、“90后”作家鲁般,讲述独属于中国科幻故事的极致浪漫。

郭帆:

“业余”青年导演掀起科幻浪潮

提到中国科幻的旗帜,不得不提创造了票房奇迹的《流浪地球》。谁也想不到,这个掀起中国科幻影视浪潮的,恰恰是一个不被看好的“业余”青年导演。2019年春节,电影《流浪地球1》横空出世;2023年1月,《流量地球2》上映。影片将硬核科幻的风格拉满,尤其是直冲天际的太空电梯,让人大为震撼。

“《流浪地球》在视觉呈现、故事呈现等方面参照了好莱坞电影模式,但在表现主题方面却藏着一颗‘中国芯’。”郭帆说,不同于好莱坞科幻片中的情节,《流浪地球》的核心故事是带着地球去流浪,《流浪地球》里为何会带着地球一起逃亡呢?这可能更多缘于中国人对故土的依赖。中国人自古讲究解甲归田、落叶归根,田和根就是土地、地球。太阳要毁灭了,我们就带着地球一起流浪,寻找新光明。

鲁般:

中国科幻的内核正逐渐被世界喜爱

5月20日,“出道”仅三年的科幻作家鲁般,来到意大利都灵举办的国际书展。整个下午,鲁般在亢奋的情绪中度过,他分享了自己的出道和创作经历,也聊到了自己在创作《未来症》的初衷和经历。活动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书迷对他说,自己是意大利人,英语不是特别好,因此很艰难地看完了他的作品《新贵》的英文版,但真的觉得写得很好。那一刻,鲁般深深觉得,中国科幻需要被看见,也值得被看见。

正如科幻作家弗朗西斯科·沃尔索所言,中国科幻正为世界科幻文学界提供不可或缺的丰富色彩。在鲁般看来,中国故事本身就是非常动人的存在,“中国的故事内核‘更加柔软’,它的人物和人物、事件与事件之间的戏剧叙事更内敛,也更有可品味、可解读之处。”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段祯 泽登旺姆 王嘉

--> 2023-10-19 段祯 泽登旺姆 王嘉 1 1 成都日报 c121979.html 1 科幻有颗“中国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