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10月20日

文明伴我同行 共享城市盛会

小朋友体验科学魅力

巨型机器人吸引小朋友围观

小朋友学习抖空竹

10月12日—16日,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举行。10月18日,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科幻馆开幕。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完美收官两个月之后,成都连续迎来世界级盛会。在这些盛会期间,非遗、科普都来到了居民身边,在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中,让市民共享城市盛会。

一场场科幻科普主题活动

近距离感受科技的神奇

“大机器人真的太酷了。”“妈妈,我刚刚和巨型机器人握手了。”郫都区万达广场内造型靓眼的巨型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驻足围观。

近日,郫都区通过主题宣讲、手绘涂鸦、拍照打卡等方式,走进学校、社区,普及宣传科学知识。“为什么星星会一闪闪的?”“放大镜能把纸点燃,是因为凸透镜能聚焦。”志愿者们以有奖问答、游戏互动等形式激发居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了全社会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现实中的“神笔马良”是什么?龙泉驿区志愿者以神话故事为切入点,带领青少年一同进入3D打印的奇妙世界。从鞋子、驿马河公园“流云”3D景观桥到人族1号火箭等,3D打印的应用无处不在,小朋友们兴趣高涨,踊跃举手提问,“能不能打印我们住的房子?”“3D打印出的物品是彩色的吗?”在与志愿者一次次的互动提问中,小朋友们学到了不少科学知识。他们纷纷表示,要以科学家为榜样,努力学习,早日成长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奇趣泡泡、火焰掌、蘑菇云……当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融入到精彩有趣的科学表演中,蜀都新邨社区的20组亲子家庭走进科学、触摸科学,体验科学魅力。活动现场一个个神奇的小魔术、小实验,看得孩子们目瞪口呆,惊讶不已,直呼过瘾。

“不要将大功率家用电器插在额定电流值小的插座上。”“灭火器分为干粉、灭火器、泡沫型灭火器……”一场“应急安全与生命健康”科普活动在青羊区清波社区广场举办,针对居民关注的热点健康问题和安全问题,志愿者们以科普讲座、科普展示、互动体验、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解答。在传播科学思想,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养的同时,在社区形成了浓厚的科普文化氛围。

非遗传承人走进社区

邀大家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皮影戏太神奇了!”10月15日,在四川天府新区保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在上演皮影戏经典节目《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武松打虎》。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两根竹竿表尽喜怒哀乐。竹棍控制着皮质影人在银幕上表现出千变万化的动作神态,栩栩如生,在场的孩子们如身临其境,感受着皮影艺术的悠远绵长。

妙趣横生的皮影表演结束后,成都市皮影表演技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邓文超为孩子们介绍了皮影戏的历史文化,从起源到发展再到传承,由皮影戏作为切入点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在DIY体验环节,孩子们在邓文超的带领下亲手设计制作自己的皮影人偶,很快,一个个生动的人偶形象在大家手中逐一呈现。“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今天自己制作了一个,还表演了,太好玩了!”小朋友们的真切“表白”,仿佛揭开了非遗奥秘的神奇一角,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在儿童心中“落籽发芽”。

在锦江区文化馆,2023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蜀绣传承体验活动中,参与者们化身“绣娘”,在穿针引线中感受非遗蜀绣的韵味,只见人们指尖翻转,一幅幅明丽清秀的图案渐渐绽放在绢面上。

现场,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蜀绣的文化和技艺,演示了最简单初级的蜀绣手法,并有机融入了“熊猫”“茶文化”等天府文化元素。随后,大家以布为纸、以线为墨、以针做笔,一针一线勾勒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种非遗体验活动非常好,希望能经常举办。”现场居民对此次蜀绣体验活动赞不绝口。

抖空竹作为一种中国古老的技艺,以其器材简单、易于学习、花样繁多、技法多样而深受人们欢迎。在彭州市百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来自四川省空竹协会的空竹运动员表演的《二人转》《捞鱼骗马》《中国美》等精彩节目,赢得人们阵阵叫好声。国家级非遗抖空竹第四代传承人廖述兵还邀请群众上台互动,现场教给人们空竹运动的技巧和玩法。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霞

图片由市文明办提供

--> 2023-10-20 李霞 1 1 成都日报 c122053.html 1 文明伴我同行 共享城市盛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