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至13日,2023年成德眉资基层卫生技能竞赛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举行。此次竞赛由省卫生健康委指导,成德眉资4市卫健委联合主办,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医学信息中心承办。
尽管距离比赛已经过去了一周多时间,但热度却在成德眉资几个区域的基层医疗机构中持续着。已经连续举办了7年的成德眉资基层卫生技能竞赛,今年创下了几个“最”:办赛规模最大、比赛内容最丰富、医护配合度最完整、基层反响最强烈。“我们第一次参与这种综合考察服务能力的大赛,结束后我们将全面复盘,医院已经着手有针对性地对技术薄弱环节进行改进了。”成华区一名参赛选手说。
这是成德眉资基层卫生技能竞赛最根本的出发点,虽然比赛已经过去,但由比赛引发的“化学反应”才刚刚开始。
一次“盲比”
选手进入赛场才知道比赛内容
2023年成德眉资基层卫生技能竞赛的初赛是10月12日。这天早上,高新区代表队早早抵达了市五医院,他们给自己预留了充分的时间,在初赛前,3名队员还就技能部分进行了一次排演。
但所有参赛选手并不知道具体要比什么样的技能和理论,这种“盲比”对选手们来说充满挑战。
不仅参赛队员,就连现场担任裁判的专家在入场前也不知道具体要比赛哪些内容。市五医院大外科护士长邹燕蕾说:“作为裁判,这种比赛模式搞得我们也很紧张,需要提前做大量功课。”但她对这种比赛设置表示赞同,“医疗圈子其实很小,一旦泄了题,大家就可能有针对性地去训练,那比赛就起不到技术和能力的促进作用。”
虽然是“盲比”,但比赛内容不会“超纲”。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老年医学专家沈静是本次大赛的副裁判长,同时也是命题专家组成员之一,她告诉记者,基层医疗机构是“健康守门人”,他们需要解决的是群众的基本医疗问题,所以需要围绕核心技能具备综合的知识体系,“在专科纵深能力上要求不会非常高,但在全科上要全面,包括中医药方面的知识。”
因此,命题专家组围绕基层医疗的特点,在出题上颇费思量。因每个参赛团队由全科医生、护理和公卫3个方面的人员构成,“在命题时我们不仅要根据各自特点进行技术和理论考察,还要模拟一个情景,体现全科医生、护理和公卫三个方面的协作能力。”
作为比赛承办方之一的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有着多年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经验。该院负责人对记者说,赛制的设置对基层医院是一次真实考察,“暴露问题也是一种目的,这样更有利于今后去查漏补缺。”
赛前的较劲
把不该丢失的基本技能夯实起来
这无疑是一次大考,当来自成都市、德阳市、眉山市和资阳市共计26支代表队104名基层卫生人员抵达比赛现场的时候,没有人内心不忐忑。
12日下午,当高新区代表队全科医生温娟揣着一颗紧张的心步入考场时,她才知道比赛的两项基本技能分别是伤口换药和心电图机的使用。裁判就在跟前,他们捧着打分手册目不转睛地盯着她每一个操作步骤,这难免让她的手有些难以控制地发抖。好在是较为常规的操作,她和团队另外两名成员从26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团队三等奖。虽然没有获得个人比赛名次,但她自己获益良多,“从区选拔赛开始到决赛,感觉自己能力被提升了。”
她告诉记者,自接到通知要参加选拔赛那天开始,她每天利用下班时间通过学习对全科理论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同时按照操作规范日日训练操作技能。心肺复苏中的除颤技术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较少,但这是一项基本技能,所以在准备比赛的时候,她重新捡拾起来,按照用法、步骤、要求以及禁忌症等进行充分训练。
成华区双桥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王菁菁有着与温娟相同的感受。她以比赛中的心电图机操作为例对记者说,在平时工作中,心电图机操作有专门的医生,结果阅读也有专人,“但对我来说,能够准确操作并阅读结果是个必不可少的技能,社区医生人手就那么多,如果某一天遇到突发状况人手不足时,我掌握的这项基本技能就会凸显作用。另外,万一阅读心电图的医生有误呢?作为医生,我在阅读时还可以堵住错误的漏洞,为患者提供一份安全保障。”
经过初赛,双流区、武侯区、金牛区、高新区、简阳市、龙泉驿区6支参赛队进入最终的决赛。而决赛的情景模拟更是一场体现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和水平的角逐。
精心设计的决赛
一次性考察团队协作能力和人文关怀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本次比赛的副裁判长沈静告诉记者,决赛不仅考察每个参赛队员的技术和能力,而且考察团队的协作能力,继而体现出一家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能力。
决赛是在13日上午。
比赛设计了一个标准化病人,该“病人”不仅患有糖尿病,而且还有冠心病,医疗团队上门“家访”进行健康管理,医生需要开展询问病史、查体、药物使用等一系列操作,护士需要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收集健康信息、健康教育等,而公卫人员则要从“病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家庭关系等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从而为制定科学的康复方案提供依据,“工作细到鞋是否防滑、卫生间是否有防滑垫、平时是否随身带糖以预防低血糖等等。”沈静说,从医疗团队敲门开始到后来的整个操作环节,不光考察团队的协作能力,而且要考察他们在服务过程中有没有体现出人文关怀。
与往届比赛不同,这次,市五医院采用了直播技术,不仅把整个决赛过程对成德眉资地区的医疗机构进行视频直播,该院学术中心还有一个超大高清电子屏幕,比赛画面向其他参赛团队进行现场直播,同时还请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科廖晓阳教授等专家进行解读点评,精彩的过程和点评让各参赛队员看得目不转睛。“我们虽然没有进入决赛,但同样跟着比赛队员的过程在走,我在想,如果是我又该怎么做。”德阳市的一名参赛选手对记者说。
经过一个上午的情景模拟比赛和抢答赛,最终,双流区获得团体一等奖;武侯区、金牛区获得团体二等奖;高新区、简阳市、龙泉驿区获团体三等奖。另外,18名选手获得个人综合奖,“理论之星”“技能之星”各9名,本次竞赛中组织工作出色的15个基层卫生单位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比赛没有输家
让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次比赛受到了各地的高度重视,四川省社区卫生协会、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卫处相关领导、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分管领导,成德眉资4市卫健委基卫处(科)相关负责人,各区(市)县卫健局分管领导,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医学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职工代表共计360余人参加决赛现场观摩,线上观摩人员达到7700余人。
“虽然比赛有名次,但从促进基层医疗卫生发展来说,这次比赛是没有输家的。”作为裁判长,川大华西医院全科医学科教授廖晓阳在全程观看了比赛后说,从比赛中可以发现,基层卫生单位医务人员的水准较前些年有非常大的进步,理论知识更扎实,实际操作更精细、有效,“这将大大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提升老百姓的就医满意度。”
眉山市东坡区三苏镇卫生院的公卫医生熊英对自己在本次比赛中的表现很不满意。在初赛中,她需要就一起食物中毒病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设计,“以前我们没有遇到过此类案例,所以自己缺乏信心,不知如何下手,但在事后看了其他医院公卫医生的处置方式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本次比赛的副裁判长沈静说,赛后他们接到了很多信息反馈,各个地方都在就比赛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改进,努力去实现提升。“作为承担了基层帮扶任务的三甲医院,我们也将对基层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促进他们提升。”她告诉记者,下个月该院就将承办一期基层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以强化基层的全科医学技术能力。
作为此次承办单位,市五医院负责人说,此次大赛充分激发了基层卫生人员钻研业务、精炼技术的热情,营造了勤学苦练、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全方位改善,促进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赛确实是没有输家的。”
宋建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邓晓洪 图片由市五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