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音乐会在管弦乐《在灿烂阳光下》拉开帷幕。随后,本届金钟奖声乐(民族)比赛第一名获得者陈滢竹带来了独唱《边境的小鸟》,本届金钟奖声乐(美声)比赛第一名获得者林子豪演唱了歌剧《边城》选段《难道这就是难逃的宿命》,本届金钟奖二胡比赛第一名获得者章海玥精彩呈现了二胡与交响乐队《第六二胡狂想曲》,这也是这部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委约作品的世界首演。
接下来,著名歌唱家、本届金钟奖评委王丽达带来了民族歌剧《沂蒙山》选段《就在山水间》,以及湖南花鼓小调《洗菜心》。著名歌唱家、本届金钟奖评委薛皓垠演唱了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段《太阳,你快升起吧》,以及全国人民都耳熟能详的歌曲《我的中国心》。本届金钟奖小提琴比赛第一名获得者罗超文,为观众演奏了《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著名歌唱家、本届金钟奖评委吴碧霞,带来了《爱莲说》和《夜莺》两首风格不同的中外歌曲,让观众在歌声中体会到中西合璧的融合之美。著名歌唱家、本届金钟奖监审廖昌永在一曲声情并茂、雄壮激昂的歌剧《卡门》选段《斗牛士之歌》之后,又为观众献上了歌曲《天边》,醇厚饱满的音色和深情的演绎,让现场观众感受到天籁之音。
在台上音乐家领唱及全场观众共同高唱的《我的祖国》经典旋律中,音乐会圆满结束,也为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中国音乐金钟奖是经中共中央批准设立、全国唯一常设的国家级专业音乐大奖。自2001年创办以来,始终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与时代同频共进,始终代表着中国音乐的最高水准,始终推动着中国音乐事业笃定前行,在一代代音乐家孜孜以求和接续传承下,已发展成为中国音乐界最具权威性和导向性的国家级专业大奖。
本届金钟奖期间共有42场专业赛事和6台高水准音乐演出精彩呈现。经中国音协各团体会员,有关音乐院校、中直院团和专业学会择优报送,再由全国选拔赛遴选产生的260余名青年音乐人才同台竞技,64位业界各领域专家、领军人物组成的评委会严格评审,20名新一届金钟奖获得者脱颖而出。通过全方位、立体式、融媒体矩阵传播,各项赛事活动全网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超过2.5亿人次,全平台累计曝光量超过5亿,创意策划、宣传频次、报道规模均创历史新高,金钟奖的溢出效应和社会效益极大提升。本届金钟奖的成功举办,既是新时代中国音乐最新发展成果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广大音乐工作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奋进新征程的再一次出发。
相关新闻
于淑珍、铁源
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
10月25日晚,在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颁奖典礼暨闭幕音乐会上,于淑珍、铁源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音乐)。91岁的铁源先生亲临颁奖现场,中国文联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
“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旨在评选表彰各艺术门类涌现出的,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代表性和示范性的75周岁(含)以上,长期为文艺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
铁源(原名石铁源),一级作曲。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原艺术指导。1950年起从事部队文化工作。歌曲《我为伟大祖国站岗》《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30余首(部)作品获全国、全军奖。
于淑珍,1936年出生,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歌剧演员,原籍河北省东光县。1956年在天津职工业余会演中初露才华,调到天津歌舞剧院后,曾在一些歌剧中扮演主角。五十年代末从事独唱,其演唱声从情发,委婉甜美,格调清新秀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其《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泉水叮咚响》《月光下的凤尾竹》等被广为传唱,成为一代人的经典。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卢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