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袁弘) 昨日,众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相聚在“世界遗产之城”都江堰市,共同举办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人才峰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邓涛出席并致辞。
活动现场,受邀文化遗产专家、文化遗产地管理机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机构,分享了世界遗产保护研究、管理利用等方面的优秀理论及实践经验;宣布成立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研究院,组建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智库,设立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共建培育基地。“希望这些机构的设立,可以发挥文化遗产专家人才的专业优势,就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推广以及考古人才培养开展深入研究,搭建多遗产地合作机制和文化遗产研究创新综合平台,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累更多有益经验。”都江堰市有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会上介绍了《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发布了相关人才需求清单,签署了相关项目协议。
昨天上午,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在会议现场以《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暨人才培养》为题,进行主题分享。他表示,在2000多年前,古人以最小干预自然环境的方式,顺势而为,建造出惠及千年的水利工程,这才是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的精华,都江堰的工匠精神。谈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人才构建,他说,在世界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传承中,人才非常重要,这项事业不仅需要古建维修人才,还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比如数字技术应用、互联网传播等。“今天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它呼吁汇集人才,加强科学保护,建立起文物保护体系。”他说,今后保护任务很重,没有人才是不行的,要把队伍建设、人才汇集做得更好,完成新时期文化保护任务。
下午2:00—4:00,单霁翔还在南桥广场进行了题为《文化灌区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的主题演讲,通过对国内外多个案例的介绍,与现场嘉宾和群众分享了活用文化遗产资源的多元方式。
在活动中,多位专家还围绕都江堰水利遗产保护、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等主题进行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