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10月30日

成都聚力推进“八五”普法

助推公民法治素养全面提升

今年是“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的中期之年。2021年以来,成都市全面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社区法律之家”经验做法被写入全国“八五”普法规划在全国推广,“云学法·云普法+”经验做法被写入全省“八五”普法规划在全省推广;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确定成都市为全国唯一一个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工作的副省级城市;全市10个单位、9名个人荣获全国“七五”普法先进,18个单位、16名个人被评为全省“七五”普法先进。“5·28”民法典颁布纪念日、“12·4国家宪法日”等主题活动被司法部给予高度关注和肯定,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20余家媒体进行专题报道。

1 聚焦顶层谋划 确保工作有力推进

“八五”普法初期,成都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成都市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召开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谋划部署全市“八五”普法工作,实现普法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平安建设、文明创建考核评价。

中共成都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联合11部门印发《成都市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工作方案》,举办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工作启动仪式和工作推进会,配套出台试点工作观察员工作指引、观测点工作方案,公布两批68个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成立百名观察员队伍,开展公民法治素养实地观测,实现“四大行动”的四类重点人群观测全覆盖。

全市完善专职普法处室和工作人员配备,组建普法讲师团1100余人,开展活动近3000场次, “八五”普法工作有序开展。

2 聚焦习近平法治思想 抓好重点内容普法

成都市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校重点课程和“蓉城先锋·党员e家”、国家工作人员年度学法考法、“谁执法谁普法”重点内容。以“线上云联动”的形式,每年统筹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 73万余名群众在线观看并互动交流。深入推进“宪法法律进高校”活动,联合市农业农村局举办全国“宪法进农村”主题活动,受到农业农村部、省政府充分肯定。联合9部门印发《“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工作方案》,通过“线下推广、线上引流”的方式吸引170万余人观看民法典颁布纪念活动,1.76万人次参与民法典线上“云PK”。

围绕建强“大后方”、唱好“双城记”、做强“都市圈”、建好“示范区”、打造“幸福城”、办好“大运会”等中心工作,结合禁毒日、防灾减灾日、网络电信诈骗等,统筹相关部门开展“一月一主题”普法宣传活动2000余场(次),覆盖240余万人(次)。

3 聚焦公民法治素养提升 深入实施“四大行动”

成都市印发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四大行动”工作标准40条,明确24个牵头部门和单位,为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提供科学指引。

实施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提能”行动,开展部门主要负责人市政府常务会会前讲法100余次。组织全市108个部门、23个区(市)县共11.2万人开展线上学法考法,全市2022年度考法平均分93.66,同比上升7.97%。

实施青少年“学法筑基”行动。实现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和法律顾问100%覆盖。开展法治校长“云课堂”行动,超3151.4万人(次)学生接受法治教育。在全国创新出台“法治校长”“校园法治微课堂”工作制度,向各大高校输出高品质普法节目300余期。目前,全市已分别创建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1所、33所、222所,其中部、省级示范学校数量稳居全省首位。

实施村(社区)人员“识法明理”行动。升级打造“社区法律之家”2.0版2900余个,制定出台《成都市“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的实施方案》,全市授牌“法律明白人”共21949名,平均每个村(社区)达7.2名。1名个人获评四川最美“法律明白人”,2人获四川最美“法律明白人”提名奖。

实施企业单位人员“守法聚力”行动。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开展“千所百处帮万企”法治体检活动,八五普法以来,全市500余家律所服务1900余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800余次,组织法治培训400余次。开展柔性执法110余万次,不断优化成都市法治化营商环境。

4 聚焦法治文化建设 有力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近年来,成都市大力实施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百千万”工程,将15个法治文化设施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项目,建成一批“可看、可听,可问,可复制推广”的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司法部调研给予高度肯定,要求全国推广。

成都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获评“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西部法律服务品牌创新中心等6个法治文化阵地获评第三批省级“法治教育示范基地”,优选12个法治文化阵地申报第四批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入选第二批四川省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录。

目前,成都司法行政系统8部作品获得平安成都“三微”比赛各类奖项,成都市司法局获优秀组织奖,成都市普法依法治理相关工作内容入选中宣部专题片《良法善治》。全系统在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和新闻客户端刊发相关报道1000余篇次,成都市司法行政系统关注度、显示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云学法·云普法+”智慧普法平台注册人数已达340余万,登录人次达2600余万。全系统25个政务微博、26个政务微信、110余个头条等客户端账号以及5个抖音快手短视频号等,共发布信息5.6万余条,阅读浏览超4.3亿次,新媒体矩阵影响力不断增强。

5 聚焦依法治理 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

全市14个村(社区)获评第八批、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2个村(社区)被评为第一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培养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300余户,行政村覆盖率超过70%。市司法局对全市36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实施动态管理、“亮牌”公示,进一步激发创建工作持续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办理涉及大运会、世园会、世乒赛等文件与合同的合法性审查1400余件次,提出意见建议4800余条,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升。

高质量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编制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7000余件、服务群众960000余人次。

6 聚焦普法责任制落实 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每年制发成都市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印发“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清单,明确45个部门单位,涉及300多部法律法规、100余个重点宣传时间节点的普法任务,进一步压实部门普法责任。

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全过程,开展以案说法节目900余期,每期覆盖200余万人次。聚焦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主题,围绕“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乡村振兴战略、大运会举办等开展专项普法宣传,充分利用户外LED大屏、地铁电视、公交站台等,投放法治宣传标语和法治公益广告5000万次。

--> 2023-10-30 成都聚力推进“八五”普法 1 1 成都日报 c122544.html 1 助推公民法治素养全面提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