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扬
在古镇。经年累月,时光于一排排瓦楞上遍布翠绿的青苔。那瓦是沧桑的,那青苔却是鲜活水灵的,新与旧就这样在老屋顶和谐地共生在一起。
家家户户屋前的竹架上都爬满了佛手瓜、老南瓜。时节已过中秋,有的佛手瓜却刚结出嫩绿的小果。小果毛茸茸的,像沐浴着一层秋光。这些小精灵将顶着越来越冷的寒风,直到仲冬时节才能把自己长成为一颗饱满的果实。真是顽强的生命啊,一枚极小的果子,也宣扬着生命的倔强之美。
石板被千百年来从其上走过的脚板踩出了深深浅浅的坑洼。这些坑洼就是时光流逝的证据。石板路紧挨高高低低的吊脚楼。吊脚楼是古镇标志性景点之一。吊脚楼大都依地势而建,取材于当地山区的木材,屋基由卵石垒砌而成。古镇气候湿润,雨水充沛,河水时涨时歇,为了观景、安全以及防潮,临河居民的建筑大都以吊脚楼为主。吊脚楼临河的一边几乎都建有凭栏,凭栏有个有些温婉的名字——“美人靠”。凭栏远眺,温庭筠的词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不由自主便涌上了心头。虽不是夏天,被涨起来的江水淹过的木桩上依然能清晰看出雨季山洪暴发时的威力。看来,古镇的水也有它凶猛的一面,并非如春、秋、冬三季一样温顺宜人。然而,年年暴雨过后,古镇依然生生不息。
在吊脚楼旁的山崖上,我看见一棵年近千年的古榕树,树干硕大,五六个人也不能合抱,树冠如一把巨伞,树根似一条条虬曲的卧龙,牢牢嵌在大石缝中。树上飘满了人们用来祈祷风调雨顺、家人安康的红绸带。这株树太苍老了,它粗重的枝干从石崖上斜生出来,人们不得不从江中支起两根形如树枝、内是钢筋的大柱子,才勉强让它不至于轰然倒下。生而艰难,却不向地势屈服,千百年来,古榕树叶落千年,叶发千年,每一季,它都尽力把宽广的树冠往四周伸展开去,它都努力蓬蓬勃勃新生出碧绿的叶子,似乎想把古镇的一切藏于它的浓荫之下,想要恒定地、永久地庇佑古镇的今天和明天。
一片苔藓,一枚极小的果子,一排在暴雨中挺立的吊脚楼,一株倔强、笃定、从容、安然的古榕树,古镇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有生命的、无生命的,都张扬着一种倔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