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11月01日

把课余时间留给学生

家长校长如何看待?

昨日,成都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坚持家校协同、校内校外衔接,合理安排中小学行课时间、课间休息、午休时间、课后服务、就寝时间。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家长校长们如何看待?我们进行了采访,一起来看看。

【家长反馈】

表示赞同

但更希望学校能执行到位

“我很同意休息得好才能学得好的观点。”儿子在芳草小学南区就读的杨先生特别认同《通知》里提到有关午休和课间休息的内容,“比如下午第一节课行课时间一般不早于14:00这一点就很好。”不过他也担心有的学校会执行不到位,中午就提前上课。

女儿就读盐道街小学的李先生则对孩子早上上学时间很关注:“我们双职工家庭,尤其是没有老人搭把手的二孩家庭,早上送孩子的时间是需要计算预留的,这个政策与孩子正常上学,我们正常上班息息相关。我们孩子的学校做得还不错。”

《通知》里提到“为保障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8小时,学校要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对此也有一些家长对具体睡眠时间表示非常无奈:“感觉这个落实起来相对较难,需要家校配合”“希望在学习辅导或者这方面的教育,能给我们家长更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校长咋看】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集团党委书记吴明平:

比晚自习更重要的

是亲子时光、自主发展、家校共育

“我们学校目前是分梯度实施,其中初三年级20:00结束;初二年级19:00结束;初一年级不开设,指导开展居家自习。”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集团党委书记吴明平表示,结合学校两年多的实施情况来看,这种方式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状态渐进调整的过程,“我认为成都市的政策要求是非常科学的”。尤其是对部分家庭和学生而言,有条件的学校能提供晚自习可能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支持和补充。

“就算是‘晚自习’也要有时间限制。为什么限定‘不得晚于20:00’呢?这实际上是在引导学校,不要简单去‘卷’本该属于学生自己做主的课余时间、居家时间。”吴明平认为:“站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我们必须意识到:比晚自习更重要的是亲子时光,比晚自习更重要的是自主发展,比晚自习更重要的是家校共育。”

成都蒙彼利埃小学校长苟鹏:

人性化管理

保障早到校学生的安全

“经过对学生到校情况的观察和分析,从空间、人员安排等方面对早到校的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缓解部分家庭的实际困难,解决部分学生早到校的问题,有效保障早到校学生的安全,传递学校给予学生的关爱。”成都蒙彼利埃小学校长苟鹏说。

据介绍,该学校每天都按照要求8∶20后正式行课,但是每天有少部分学生提前到校,为保障这部分学生安全,每天早晨7∶00前,保安人员就会在学校门口小广场上用隔离桩打围出一个区域(位置在防撞桩和校门口之间),早到校孩子就可以在这个安全区域里面休息等待入校。

苟鹏说,学校会通过家校沟通,帮助家长认识到小学生应保证10小时的睡眠,建议家长合理安排好家庭的起居时间,尽量避免让孩子早到校,但是也十分理解许多双职工家庭的实际困难,全力保障早到校学生的安全,让家长们放心。

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树德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易永伦:

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把空间留给家庭

“形象一点说,空间可以理解为空余时间或者地方。中学生的空间如果被学习填得满满的,也会出现效率不高被动应付的情况,解决的办法是让生活具有节奏感和空间感,让学习本身变得高效,而学习以外的其他空间留给成长需要。”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树德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易永伦认为,《通知》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把空间留给家庭。

“有了这些‘空间’,家长们可以做很多,比如阅读、运动、交流等。教育的内核始终是关系,关系的本质是多一些交流、理解和懂得,最根本的是爱,是在相处的时时刻刻都能敞开内心的大门,拥抱彼此。”易永伦说:“让孩子多一些自由阅读、积极运动、亲近自然、拥抱亲人的空间吧,自由成长的空间才能成就更具人格魅力与创造能力的孩子!”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赵子君

--> 2023-11-01 赵子君 把课余时间留给学生 1 1 成都日报 c122628.html 1 家长校长如何看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