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码融合” 就医不愁
“打开微信,进入成都社保卡小程序,点击便民生活里的医院,选择医院,再把电子健康卡进行绑定,这时手机弹出一键授权,已有健康卡用户直接绑定……”昨日,成都市民王女士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龙潭院区导引台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不到两分钟就实现了“一码”在“预约挂号——签到就诊——诊疗检查——报告查询——药房取药——费用支付”全环节的畅通。
创新推动就医场景一卡通用,通过卡码融合互认,电子社保卡赋能成都市电子健康卡在全国率先解决无金融支付的难点,成都市人社局与成都市卫健委协作,调用医疗机构门诊业务系统,打通电子社保卡无挂号、签到就诊、检验检查报告查询等就诊功能的堵点。目前已在11家试点医疗机构实现就医场景“一卡通”,年内将拓展至29家。
“一卡通办” 服务全有
如何从满足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要出发,兼顾传统服务和智能服务,实现社会保障卡申办、激活、挂失、解挂、补卡、邮寄等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和应用?
打造线上线下服务体系。成都建成社会保障卡线下服务网点3890个,布设自助一体机4000余台,构建覆盖城乡“15分钟服务圈”;社会保障卡12项标准化服务事项实现线下“就近办”“自助办”,10项业务实现全省通办、川渝通办。在天府市民云、微信、支付宝等14个平台开通社会保障卡全生命周期线上服务,实现未成年人代办、“出生一件事”打包办等服务。
实现人社领域“全业务用卡”。全面开通就失业登记、参保登记、社保费用缴纳、就业补贴和社保待遇领取等95项人社服务,实现用社会保障卡刷卡、电子社保卡扫码等方式办理业务。截至10月底,全市66%的退休人员、84%的失业人员通过社会保障卡领取待遇。
“一卡通享” 应用丰富
“提前在电子社保卡‘本地服务—图书借阅—图书检索’查找要借的图书在馆情况,根据图书编号找到图书后,到服务窗口出示电子社保卡二维码,工作人员扫码后即可借阅图书了……”图书借阅体验让成都市民付先生不禁发出感慨,“太方便了!”
拓展图书借阅“一卡通”,在全国首创“社保卡天然就是读者证”,支持全国社会保障卡或电子社保卡借阅图书,今年已服务14万人次。成渝两地、成德眉资四地图书实现借阅通借通还;电子社保卡开通成都数字图书馆扫码登录、借阅查询、续借等10项线上服务。
此外,在成都市大邑西岭雪山、邛崃天台山4A景区实现电子社保卡线上购票、线下刷卡扫码入园。目前正建设社会保障卡旅游“一卡通”平台,熊猫基地、国色天乡以及德阳、资阳、眉山景点也将逐步纳入。
“着力提升便捷生活,持续推动居民服务一卡通享。”成都市人社信息中心负责人表示,要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卡标准统一、功能兼容的优势,积极构建集公共服务、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公用事业服务于一体的“一卡通”服务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