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11月04日

蒲江县甘溪镇结合主题教育在基层落地 解决群众身边难题

民呼我应 明月村多了块共享菜地

打孔、栽苗、浇水、覆土……3日一大早,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新村二期的李大姐在家门口的共享菜地里,动作熟稔地将一株株白菜苗精心移栽进去,菜地的边角处还撒放了蒜种。目及之处,小区外围一圈的公共区域里,全部是整齐划一的菜地,每一垄菜地10平方米左右,有的土地刚翻新,有的已经种下了菜苗,散发着勃勃生机。

甘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主题教育,甘溪镇把群众最关心的治理难题提上日程,组织党员一线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身边难题。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甘溪镇在为民造福上再下功夫,通过随机走访、座谈会、坝坝会等方式与新老村民面对面交心谈话3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19条,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台账5本,以强化学习指导实践,以深化调研推动解决难题,坚决做到“民呼我应”,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菜篮子”问题怎么办?

统一规划 打造小区共享菜地

位于网红明月村的明月新村二期,是一个聚合了本地散居村民的集中安置区,共65户村民。

小区门口就是公园,还有篮球场、健身器材,走进小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鲜花装置的景观,环顾一圈,记者注意到,灰瓦白墙的川西民居楼栋门前铺着绿色的草坪、种着常青树,很有小别墅的调性。

“能够住进这样的小区,是很多城里人都梦寐以求的事,对我们来说,却是喜忧参半。”村民解大爷告诉记者,“喜”的是居住环境变好了,“忧”的是磨合期,大家都还没找准相处的平衡点。前段时间,小区还为房前屋后种花还是种菜有了分歧。

“我们明月村现在好歹是旅游新村,每周那么多城里人来游玩,我们小区当然要打扮漂亮点迎客,多种点花草才合适。”村民罗民福的“主张”并没有获得太多村民的支持。村民冉大爷第一个反驳他,“都种花了,家里吃菜的问题怎么办,我觉得该种菜。”也有村民认为,“我的小区我做主,种花种菜都可以!”

一时间,村民们为小区到底该种什么“吵翻了天”,大家的邻里关系也有些微妙,有村民把问题反映到了村委会。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明月村党委书记高光坤带着村两委成员,来到小区和村民们谈心。通过坝坝会、入户等方式,向村民做解释工作,大家最后统一了解决方案——将小区的公共区域统一规划,小区内搞绿化,可以适当种花,小区外围一圈整理成共享菜地,由每家每户认领,解决大家“菜篮子”的问题。

为什么要收取费用?

基金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方案得到村民认可后,在大家的期盼中,平整土地、扎好篱笆,共享菜地逐渐有了雏形。

眼下正值小春播种时节,正当村民满怀期待地准备播种的时候,村里传出风声,共享菜地每户每月要出3元管理费,一时间,风波又起。

“菜地占用的是我们小区公共区域,凭啥子要收费。”“不是说共享菜地吗,收费的理由是什么?”……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大家的这些疑虑,主要就是思想观念没转变过来。”明月村党委副书记吴俊江告诉记者,村民入住新居后,65户村民被分为了5个组团进行管理,事件发生后,村两委成员带领小区五个组团长,与村民做好沟通解释工作。

“我们将成立一个微基金,共享菜地的所有管理费都将放进基金池中,基金池的费用一部分用于共享菜地的维护、公共区域清洁管理等,一部分用于年终奖励。今后,共享菜地的日常维护将由小区五个组团各自负责,年底评选出优秀组团进行奖励。”听说这笔费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村民们逐渐打消了心中的疑虑。至此,共享菜地的事终于尘埃落定。

近几日,村民们忙着买种子、菜苗和肥料等物资,一大早便在各自认领的菜地里忙活,大家还互相交换种苗,种下的是瓢儿白、鸡毛菜、莴笋等菜苗,也种下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粟新林

--> 2023-11-04 粟新林 蒲江县甘溪镇结合主题教育在基层落地 解决群众身边难题 1 1 成都日报 c122802.html 1 民呼我应 明月村多了块共享菜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