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11月07日

流泪的黍子地

雅安 □张芮敏

对于严重晕车的人来说,一个月内连续两次坐车到离城50公里左右的山林,还真有些不容易,而且去的还是同一个地方:黍子地。

黍子地属于书面语,荥经人更喜欢叫它“水子地”。其实怎样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偏僻的山里发生过怎样的故事。说实话红军长征时途经黍子地的故事如今早已家喻户晓,甚至还在电影《长征》里出现过。但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不亲自到这里看看,我认为是说不过去的。

2023年第一次到黍子地,是在清明节期间。

木梳岩、硝岩一晃而过。上几道坡,再下一道坎。车顺利进入建政村那片较为开阔的峡谷之中。黍子地在茶和岗半山。胡长保烈士牺牲后就掩埋于此处。

山下,停车。这才发现,黍子地的山坡上已修建起了胡长保烈士纪念广场。规模不大,但再无过去的荒凉。

我和丈夫、王老师3人,各捧着一束黄色的菊花沿着山路拾阶而上。

“胡长保牺牲时就葬在这两座古墓之间的那块地里。”顺着王老师手指的方向,在这两座古墓间,果真看到一块儿空地。“怎么知道这块地里埋着胡长保呢?”我有些疑惑。“当初红军将胡长保烈士埋在古墓之间就是为了以后便于寻找。毛主席说过等新中国成立之后一定要将胡长保带回。”丈夫为我解了惑。现在那块空地前方已筑建了花岗石石碑,上面记载着胡长保烈士的简介。尽管胡长保烈士的尸骨在解放后被政府带回,安葬于小坪山烈士陵园,但他牺牲时最初就埋在这块土地里,以致我固执地认为胡长保烈士的英魂就在此处。

献上鲜花,3个人站在碑文前,默默哀悼。山风将树叶上的雨珠吹得四处散落,有些个直接落进我的脖子里,却毫不在意。此刻,我只想与英魂对话,给他讲述如今的太平盛世。我想这是他最喜欢听的事。

古墓上方是胡长保烈士广场,广场面积不大,但方方正正,正前方是一尊胡长保烈士的花岗石雕像,雕像左右则是关于红军途经黍子地以及翻越泡桐岗和胡长保烈士的文字简介以及图片。图片非常生动地再现了那段历史,特别是胡长保飞身扑向毛主席,自己却被敌机扔下的炸弹炸伤的几张图片,看得人鼻子发酸。

“若不是胡长保,中国的历史可能会重新书写了。”丈夫一边看一边感叹。“嗯,胡长保用他的生命保住了毛主席,才有我们的新中国。”王老师的声音有些凝重,而我站在胡长保临终时的图片前泪流满面。这里无需矫情,只要你身临其境,一定会感同身受。由于王老师还有事,我们没作太多停留就匆匆踏上归程。当然,此行晕车是肯定的。

4月中旬,荣经县美术书法协会的采风活动又在黍子地。丈夫担心地说:“你要晕车,这次你就在家里休息吧。”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再次上黍子地。

清明后,黍子地没有了之前的阴冷,但仍然感觉潮湿。一行人参观了建政村毛主席和周恩来居住过的旧址。最后大家在胡长保烈士纪念广场聆听牛背山镇彭镇长和建政村刘书记讲述红军从建政翻越泡桐岗的故事以及胡长保牺牲的过程。其实关于胡长保烈士的事迹,大家都知道,但在胡长保牺牲的地方聆听,感受却是如此深刻。“悠悠群山系英魂,凄凄水子埋忠骨。”那天大凡到场的人员,无一不动容!

“刘书记,建政村完全可以打造成红军文化村。”我忍不住说。刘书记微微一笑告诉大家,政府已拨款对建政村进行打造,未来的这里将是多元化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回程,看着晕车的我,丈夫笑我明知道要晕车还偏来。我却说;“身体欠佳,但灵魂在天堂。”是的,每一次来,我的灵魂都会被洗涤。

想起胡长保烈士,黍子地在我心里又浮起一层水汽……

--> 2023-11-07 张芮敏 1 1 成都日报 c122970.html 1 流泪的黍子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