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怀着对新闻行业的向往来到成都日报实习,在这里,每一天都很新奇,面对不同的采访选题和采访对象,我总是兴奋不已。转眼13年过去了,虽然已经是一位从业经验丰富的老记者,但当初那份兴奋和激动仍然存在。这是一个有趣的行业,每一天都是全新的,我们永远追着潮流,记录见证城市的各种大事件。
从业13年,我参与过对地震、泥石流等突发灾害的报道,跑过为民解忧的民生热线……今年以来,成都的大型活动一个接一个,成都大运会、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这些我都全程跟踪报道,其中虽有辛苦,但更多的是快乐。
刚刚过去的科幻大会令我印象深刻,首先我自己对科幻比较感兴趣,刘慈欣的作品看过不少,国外的科幻大IP也有关注。但正因如此,我知道科幻大会比较专业,对于不关注科幻的人来说,很难有参与感。所以我在报道的时候,总是寻找大家身边可见可感的小切口,让每个人看了报道都能感同身受。我选取了郫都区新通车的3条充满科幻感的隧道,科幻大会主题电车、站台,还有融入城市街头巷尾的一些科幻场景作为素材,和摄影记者反复商讨拍摄和剪辑手法,最终呈现了《城市异空间 科幻加载》系列报道。同时,我聚焦科幻营城、兴业、惠民3个主题,推出3篇综合性报道,探讨科幻究竟给成都带来了什么。
作为记者,我认为采访是最重要的,写稿只是最后水到渠成的环节。要写出精彩的作品,平时的积累必不可少,从业多年,我的脑海中有一个丰富的素材库,只要抛出一个主题,我总能想到对应的点位、人物。但是记者又切忌经验主义,即使觉得十拿九稳,也必须逐一核实,确保信息真实可信。这也是我喜欢这个行业的原因,总有新的挑战,盼望着每一个不可预知的明天。当我老了,回想自己融入时代发展的几十年,翻看自己曾经的作品,那一刻一定会觉得此生充实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