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儿童加入社区议事,参与社区治理;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开展特色品牌活动;整合资源,共同建设儿童友好社区……在郫都区郫筒街道,处处弥漫着儿童友好的浓烈氛围,22个村(社区)中,凉水井社区等10个村(社区)自去年起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工作,经过市妇联专家评审组检查验收全部合格,今年又有奎星楼等6个村(社区)开展创建,儿童友好社区创建范围进一步扩展。
组建儿童议事会
培养儿童思考探究能力
“我对儿童友好空间的看法是,这个地方是专门为我们儿童打造的。”“我希望儿童友好社区可以设置一个运动广场,有一些体育设施,还要设置一些游玩的地方,还要有图书馆。”今年暑假,凉水井社区儿童观察团的小议员们走进了天府社创中心,参加成都市妇联儿童友好服务项目推介会,小主播方雯雯有板有眼地访问大家对儿童友好社区的看法和期待,台风大气端正,专业又可爱。
2020年初,郫筒街道凉水井社区组建了郫都区首个儿童议事会,鼓励儿童发声,通过“提出问题—讨论议题—得出结论—落实行动—监督反馈”的议事程序,积极参与到社区儿童安全、社区环保、社区友好空间规划中。同时为儿童赋能,从儿童的视角培养儿童发现、思考、参与和探究能力。同年7月“一米视角看社区”凉水井社区儿童友好计划项目启动,项目以儿童议事会为平台,以儿童友好空间计划为主线,提升儿童语言表达、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调研能力,儿童议事会成员用脚步丈量社区发现可用空间,提出发现问题及需求,讨论如何进行儿童友好空间微更新,制定微更新方案,联合多方主体共同打造出了凉水井社区儿童友好空间。
凉水井社区儿童议事会为儿童搭建了一个有效发声的平台,提供了参与社区服务与社区事务的路径,为推进儿童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其经验也扩散到其他社区,成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一个范本。
融入微网实格
参与社区治理
“我和妈妈散步的时候,发现蜀信路五彩城一根监控杆下面有一个很大的裂缝,可能发生危险。”家住和平社区的小居民张语语向社区报告了一条她观察到的安全隐患,工作人员立即前往核实,并填平了裂缝。
和平社区位于郫都区中心城区,通过前期预热招募、推荐自荐、面试竞选、评审团评分等环节,社区组建了一支21人的“和平少年”儿童观察团队伍。暑假期间,和平少年儿童观察团又自发组织开展了“探访自然”“回家的路”安全隐患探索公益活动,成员们在社工的引导和带领下,开始学会用儿童的视角去关注和发现社区环境、设施、交通等现象和问题,并以“提案—讨论—表决—方案呈报”的流程,积极为社区建言献策,开展力所能及的微行动。
自“和平少年”儿童观察团队伍成立以来,他们动员了90余人次的儿童参与文明劝导、院落清扫、慰问老人等公益活动,服务辖区居民300余人次。“和平社区从志愿倡导、文化传播、社区建设等多个维度鼓励儿童参与社区治理服务,通过活动吸引儿童参与体验,再到主动思考、提供服务,并带动背后家庭和全社会共同参与,这让儿童在社区治理新舞台上发挥了核心作用,也让社区看到了做好儿童工作对社区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和平社区党委书记李春梅介绍。
打造特色品牌
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在香门第小区北区,社区联动小区微网格长,共同发起了“童眼看世界—低碳行动”“童眼看世界—同辈群体支持”“童眼看世界—公益行动倡导”“童眼看世界—家庭教育”……截至目前,已开展“童眼看世界”系列活动27场,服务青少年儿童200余人次,为全年龄段少儿提供分类分层特色服务,包括儿童文化、生活、体育健康、心理健康等不同方面。儿童品牌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儿童的社区生活,也培养了孩子们自主思考、积极表达的习惯,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奎星楼社区在品牌活动打造方面也有不少创新,儿童友好服务层出不穷。奎星星小记者利用寒暑假以安全教育为切入点,聚焦居家用电用气安全、人身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疫安全等热门话题展开服务,提高儿童安全防护意识,帮助他们拥有完备的安全知识储备,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奎星星剧场为儿童提供表演舞台,引导儿童在演中学、乐中学、学中思,增强儿童的自信心,提升抗逆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儿童剧作为桥梁,向孩子们传播安全知识、红色文化、家风家教、传统文化等。
奎星楼社区建立“125”儿童友好服务体系,并与23家儿童友好共建单位签订友好合作关系,共同为社区儿童构建更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升儿童服务品牌“抗逆力小童星”,扎实开展儿童友好服务活动,满足儿童多元化需求,提升儿童幸福感,让儿童在社区快乐健康成长。郫筒街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