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布林肯6日晚离开土耳其,结束了他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的第二次中东之行。布林肯此行可谓“四处碰壁”,美方“临时、局部人道主义暂停”的提议既遭以色列明确拒绝,也得不到地区阿拉伯国家认同。
分析人士指出,在国际社会敦促以巴停火之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布林肯展开此次穿梭外交,试图施展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但美方提议明显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与广大阿拉伯国家立场分歧明显,且不涉及巴以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碰壁”在所难免。
布林肯此行在短短四天内,到访以色列、约旦、约旦河西岸、伊拉克、土耳其等中东国家和地区,与多国政要讨论巴以冲突,试图推动所谓“临时、局部人道主义暂停”。
对此次访问,路透社认为,美国对国际社会日益高涨的呼吁以巴停火之声不予理睬,仅寻求说服以色列接受局部的“人道主义暂停”,但在这一点上,布林肯此行“几乎没有取得突破”。
此访期间,布林肯突访伊拉克和在约旦与黎巴嫩总理会谈,是在没有事先公布的情况下进行的。分析人士指出,这些活动反映出,美国正试图以外交途径避免巴以冲突外溢殃及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伊朗政府和黎巴嫩真主党对美国和以色列态度强硬。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呼吁伊斯兰世界加大对美国和以色列的政治压力,称美国是“以色列在加沙犯下罪行的帮凶”。黎巴嫩真主党声援哈马斯,其军事组织向以军阵地发射火箭弹和炮弹。
布林肯此访期间多次表示,美方正与地区各方讨论哈马斯被击败后加沙地带的治理方式。对此,分析人士指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停火止战才是当务之急,因此地区阿拉伯国家对美方谈“战后治理”普遍态度冷漠。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