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11月09日

书这么多,孩子读什么

近年来,中国童书出版市场急速扩容。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童书零售市场监控销售码洋为19.36亿元,2022年已增至218亿元。童书各个细分门类中,儿童文学类图书的销量长期独占鳌头,2022年监控销售码洋为45.7亿元。“书这么多,孩子读什么”的时代之问,也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明天出版社总编辑徐迪南认为,当下,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表现少年儿童成长的新现实、建构少年儿童精神的新内涵、呈现更高远的文学新气象,探寻儿童文学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成为新时代儿童文学创作者与出版者的努力方向。

明天出版社一直深耕原创儿童文学领域,出版了“笑猫日记”系列、《寻找鱼王》、“曹文轩作品”系列等一大批童书。在徐迪南的观察和思考中,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确实在彼此依存、频繁互动中取得了各自的发展。“一方面,儿童文学出版高速产业化的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儿童文学作品在20世纪末所面临的小读者‘大规模逃逸,无人喝彩’的尴尬局面,读者和市场所迸发的巨大热情为儿童文学提供了广阔的生长空间,童年主体意识在创作中不断得到强化。另一方面,产业利润的诱惑也曾让儿童文学创作在一段时间内,过度流连于校园幽默小说、探秘小说、玄幻小说等类型化写作,部分作品同质化倾向严重。新时代以来,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界对儿童文学的使命价值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开启了新的拓展与探索。”

在徐迪南看来,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书写少年儿童的心灵史和精神成长史。作家们的笔触不断伸向当代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国家的建设成就、科技创新、留守儿童的成长经历、乡村教育振兴、雪域边关、田野自然、生命教育、少数民族人文风俗等内容,在儿童文学作品中都得到大量呈现,《巴颜喀拉山的孩子》《雪山上的达娃》《驯鹿六季》《桦皮船》《风筝是会飞的鱼》《逐光的孩子》《鲤山围》《冷湖上的拥抱》《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陈土豆的红灯笼》等一批优质作品涌现。“这些作品以儿童文学独有的方式,不仅讲述着新时代不同地域场景、社会背景中的童年成长,给予孩子们情感的抚慰和向光生长的力量,也努力通过童年之眼透视社会文化和成人世界的丰富光影,拓展了儿童文学反映生活的宽度与厚度。”

同时,回到历史的纵深处,回溯优秀传统文化,向孩子传递我们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并将其与当代中国孩子的现实生活巧妙融合,是近年来儿童文学创作的一种新路径。《寻找鱼王》《苏武牧羊》等作品富有生命哲思,将蕴藏在自然与历史中的那些能指引人生的恒常之理传递给孩子。

其二,培养孩子们感受爱与美的能力。徐迪南说,绵长深厚的历史和丰富多元的现实生活,为儿童文学提供了广阔的书写空间,表明儿童文学巨大的可能性。“不过,如果想仅凭新鲜的题材取胜,而停滞在匆促、浅表的书写,那徒然损耗创作和出版资源。也许在书写和出版之前,我们都应该更沉静、更诚挚地走近孩子,抵达童年的现场,磨砺‘发现儿童’的能力,并能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样貌的童年故事中,探寻并传达生命的普遍经验,培养孩子们感受爱与美的能力,让他们带着从作品中寻得的热情、信念、理性和笃定,开启人生的远行。”

徐迪南进一步表示,儿童文学是孩子们在生命之初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所以它首先是语言的艺术,理应是给孩子提供高质量母语学习机会的最好文学样式。同时,与其他种类的文学一样,儿童文学要有追寻永恒的文学品质,摒弃艺术上的惰性,在不断探索和自我超越中生长。“唯有如此,儿童文学作品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童年记忆中不灭的火种,照亮孩子们的一生和我们民族的未来。”

--> 2023-11-09 1 1 成都日报 c123107.html 1 书这么多,孩子读什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