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11月17日上午,随着全国首列“中老泰”全铁快速货运列车从成都和泰国对向开出,成都至泰国全铁快速货运列车通道自此实现了双向畅通,一条更为安全、高效、稳定的国际物流新通道得以打造。这既是城市实现物畅其流、货通四方的表现,也是在对外开放上持续发力的一个缩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
当通道的意义早已不只是促成点与点之间的联通时,如何串联成线、以线带面,如何实现区域与区域间的合作共赢?对城市而言,这意味着要以高水平开放按下经济发展的“加速键”。
以高水平开放拉近时空距离,不仅要提速更要提质。作为继“澜湄蓉欧快线”推出的又一优质产品,此次开通的“中老泰”全铁快速货运列车,从泰国飙拢成都只用5天;与以往分段运输模式不同,企业在成都国际班列运营平台订舱可实现“一次委托,一舱受理,一单到底,一票结算”;通过泰国、老挝、中国各段铁路运输的无缝衔接,还可进一步拓展中老铁路的辐射范围,促进面向东南亚的跨境物流体系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对铁路运输的各个环节进行再升级、再优化,才能不断汇聚更强大的发展合力。
在全方位开放的格局中,“高水平”要延伸至更多领域。既有路上跑的,也有天上飞的,今年以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在飞国际货运航线数量增至22条,与此同时,天府国际机场也开通了8条国际货运航线;既有往来货物,也有活力客流,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两座机场共运输旅客203.3万人次,运输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三大指标均创同期历史新高。持续扩大的开放“朋友圈”,以通道促物流、促客流乃至促商贸,更多城市产业新优势将加速释放。
高水平的开放还意味着要以更广泛的合作走好共赢之路。今年7月,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成资协同开放走廊建设方案》,提出了“一港四中心六节点”的总体空间布局;9月,川渝统一运营中欧班列(成渝)品牌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6大类18条经验做法,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全国推广;发布《成都市招商引智投资机会清单》和《成都商贸合作机会清单》,拟吸引投资超1600亿元,今年的进博会上,成都向全球抛出合作的橄榄枝。
有路,就有远方,就有合作共赢的未来和希望。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让合作的纽带越系越紧,我们的城市将更好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提质增效加速跑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