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11月20日

首个以“天府”命名的野生动物天府哑蛉蟋被发现

天府哑蛉蟋

就在上周,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报道了一只以“天府”命名的哑蛉蟋新物种的发现。

天府哑蛉蟋是如何发现的?又是为何以“天府”命名?它的出现又意味着什么?近日,记者与发现这个新物种的科研团队——四川农业大学顾俊杰团队面对面,了解天府哑蛉蟋的发现故事。

为何以“天府”命名?

纪念新物种的发现地

复杂多样的生境孕育出各种生物形式。在科学界,对于新物种的命名有一套严格的规则和约定,确保科学家们能够清晰、准确地交流和研究这些新生物。

但在正式命名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的是,某一物种确实是此前未曾发现过的新物种。“最基础的是观察其形态特征,对照已知种,判断基本物种类型。”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副教授顾俊杰介绍,除了形态学描述之外,还有栖息地、生物学、词源学等描述。

以此次发现的蛉蟋科的两个新物种过程为例,顾俊杰带着学生团队在实验室花了不少时间——通过“头骨”凸起的弧度、翅膀的结构、生殖器的形状等外形特征,与其所呈现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征,最终确定它们是此前未曾记录的新物种。

接下来,需要对物种进行命名。顾俊杰认为,成都位于四川盆地的西缘,从都江堰流淌向成都平原的岷江,在经过李冰的治理之后,2000余年间持续不断地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将成都平原打造成了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为了纪念这个新物种的发现地,我们决定以‘天府’来命名它,故取名为‘天府哑蛉蟋’。”最终,四川农业大学顾俊杰团队、陕西师范大学马丽滨团队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Zootaxa(动物分类)上合作发表了蛉蟋科两个新物种,其中一个新种被命名为天府哑蛉蟋,这也是第一种以“天府”命名的野生动物。

对于物种多样性研究有哪些意义?

折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在成都工作的五年里,顾俊杰在昆虫研究工作中也感受了成都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成果。“成都本来就是一个有着非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地方。”顾俊杰说,成都是一个有着2000多万人的超大城市,它在生态环境和公园城市建设方面的诸多成效也为昆虫提供了更多繁衍生息的机会。

在此前的工作中,顾俊杰与他的学生们一同进行过成都城市绿地、城市湿地公园昆虫多样性的调查研究。他们的调查研究成果反映出无论是城市绿地、湿地的面积、数量,还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都是十分良好的。

“当时在湿地公园研究时,我们也找到了能够反映水体质量优良的重要昆虫类群,这就充分体现了成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已经有了很卓越的成效。”顾俊杰说。

森林、湿地、农田、草地,再从灌丛到阔叶林、针叶林等多种植被类型覆盖,成都拥有着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地形单元,这不仅为城市生态环境起到了良好作用,同时也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适宜的栖息环境。随着快速的城市发展与建设,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近年来,针对这些野生动物较为活跃的西部山区地带,成都相继建立了龙溪-虹口、黑水河、鞍子河、白水河等自然保护区将野生动物栖息地进行划区保护与管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共生发展中找到了平衡点。

而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成都,其生态价值与魅力远不止于此,自然的触角随着时间深入,开始从高山森林里延展至城市中央,城市绿地、口袋公园等生态空间的落地,让这座城市的发展拥有了更多动能。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菲菲 魏捷仪

受访者供图

--> 2023-11-20 李菲菲 魏捷仪 1 1 成都日报 c123662.html 1 首个以“天府”命名的野生动物天府哑蛉蟋被发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