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11月24日

无障碍设施有“障碍”

——记者调查老弱病残孕幼辅具停放区域被占用问题

小区楼栋单元入口处规划了老弱病残孕幼辅具停放区域,但被自行车挤占了位置

因没有规划无障碍设施放置点,小区花坛、绿化带等地方停放了不少婴儿车

欢迎扫码关注 党报热线962211 微信公众号

盲道、专用停车位、无障碍洗手间、无障碍楼梯……伴随成都无障碍环境的建设,老人、残疾人、孕妇、儿童友好的设施越发普遍,许多老旧小区也进行了无障碍化改造。

而近日,有市民通过党报热线962211反映,小区中的无障碍设施“很有障碍”,一些非机动车乱停放占用了原本用以停放老弱病残孕幼辅具的区域,造成不便。“所谓的无障碍设施成了为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创造的条件。”市民不满地说道。

老弱病残孕幼辅具停放点被挤占是否普遍?其具体使用情况又是怎样呢?连日来,记者实地走访多个小区、院落,展开调查。

记者探访

划定区域

被自行车、电瓶车挤占

11月22日,记者走访了成都部分老旧小区,了解目前老弱病残孕幼辅具停放区域的划定情况,发现老弱病残孕幼辅具放置点被挤占甚至缺失的情况的确存在。

上午10点左右,记者来到了锦江区宏济新路339号院,发现小区内每一幢楼的单元入口处都用黄线规划出了指定的区域,在区域旁边的墙上粘贴着红色的提醒,上面明确写着“老弱病残孕幼辅具放置点,请勿停放其他非机动车”。但实际上,在规划的区域内,并没看到轮椅、婴儿车等辅具的身影,反而是自行车、电瓶车停在里面挤占了位置。

“小区没得电梯,轮椅、婴儿车这些比较重的辅具上下楼太不方便了。划个停放点,可以直接把辅具放到楼下,方便大家。但现在这个样子,根本没办法放,最后还是整成了自行车、电瓶车的停车场。”小区居民张阿姨说道。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宏济新路4号院。在现场记者看到,该小区并没规划专门供老弱病残孕幼辅具停放的地方。但在小区花坛、绿化带等地方停放了不少婴儿车。而在天涯石南街17号院,同样没有规划专门的停放点。尽管墙上张贴了楼梯通道严禁停车的提醒,但在每个单元的入口,几乎也停放的都是自行车和电动车。其中,在小区3单元的入口处,因为没有足够的位置,一把轮椅被迫停靠在了离楼梯较远的一个角落里。

“除了不方便大家放辅具以外,我觉得这个也不是很安全,特别是有些人把电瓶车停到里面,旁边就是电箱,很危险。”天涯石南街17号院的李大爷说。

社区回应

可根据居民需要

规划无障碍设施放置点

根据2011年发布的《成都市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保障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孕妇、儿童以及其他行动不便人员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建设项目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同时,《办法》第十二条也明确提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擅自占用、移动、涂改、封闭无障碍设施和标志,或改变无障碍设施的用途。”

设置老弱病残孕幼辅具放置点的宏济新路339号院落位于九眼桥社区,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表示,放置点设立的初衷其实是防止居民将非机动车停在楼梯口,方便居民上下楼。“刚设立后的一段时间里,小区里乱停放非机动车的问题改善了不少,同时,这一举措还极大程度上方便了家中有老人、小孩的居民,不用再把轮椅、儿童推车、儿童滑板等搬上楼。”工作人员说道。而对于屡禁不止的非机动车乱停放,挤占老弱病残孕幼辅具放置点的情况,工作人员表示会进一步加强巡查与管理,做好呼吁工作。同时,对于老弱病残孕幼辅具放置点被挤占或缺失的情况,社区回应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并根据居民需求划定放置点。

福字街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官方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且小区、院落自治,因此停放老弱病残孕幼辅具的区域设定需要向小区家委会提出申请,由家委会对小区居民进行呼吁。“在楼梯口停放老人的轮椅、儿童推车,的确可以方便特殊需求的居民。会根据现实情况做出呼吁和宣传。”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胡瑰玮 实习记者 朱馨月 文/图

--> 2023-11-24 胡瑰玮 朱馨月 ——记者调查老弱病残孕幼辅具停放区域被占用问题 1 1 成都日报 c123907.html 1 无障碍设施有“障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