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之下,“金芙蓉·文明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征文、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示在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亮相。
在一块近30米长的展板上,展示了23幅优秀摄影作品和6篇优秀征文作品选段,精彩的照片、优美的文字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参观、拍照打卡,感受文明成都的魅力。
一张张照片
唤起市民城市生活记忆
“这些‘街舞大妈’好潮哦!”“我们家旁边那个公园每天七八点的时候也像这样,来锻炼的人特别多。”“这个熊猫主题地铁是哪条线呢?我也想去打个卡!”……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金芙蓉·文明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征文、摄影大赛”优秀作品线下展示展出了23幅优秀摄影作品,《数字化楼宇》《启航》等作品以宏大视角记录成都城市建设,《火树银花》《庄严时刻》等则聚焦成都大运会的精彩瞬间,而《童年故事》《和平·幸福》等照片,将成都人最真实、最鲜活、最丰富多彩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出来。
“这张有点老照片的感觉,如果不是上面有付款码,还真像我们那个时候的小卖部!”市民张宇鑫在一张名为《童年故事》的摄影作品前停留许久,发出感叹。摆放整齐的商品货物、喜气洋洋的红灯笼、手写字招牌、纸糊的窗户和福字窗花……这张照片勾起了张宇鑫的“童年回忆”。“作为一个从小生长在成都的成都人,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些年来,成都这座文明城市变化很大,更广阔、更恢弘了,但烟火气和城市的温度并没有淡化。”张宇鑫说。
一段段文字
读出“归属感”与“自豪感”
摄影作品最直观地将人们心中美丽的文明成都生动描绘,展板上优美的文字也引得不少参观者共同鉴赏诵读。“成都似乎永远都是树木繁茂的样子,阳光洒落下来,每片叶子都闪闪发光,每个角落也瞬间明亮起来。”现场,一名推着轮椅、带老伴儿一起看展览的刘婆婆念着展板上的文字。“这些文章写得很美,读起来让人心情愉悦,里面描写的成都,就是我们身边的美好。”市民刘婆婆高兴地说。
“这是张仪李冰杜甫的成都,更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的成都。这里的天是包容的,这里的地是宽厚的,这里的人是亲善友好的,这里的草和树,是温暖亲切的。”另一边,刚来成都生活一年的许莉对《漂着漂着,我决定在这个地方生根——一个“成漂”与成都的半生缘》这篇文章的选段很有感触,她告诉记者:“我也是一名‘蓉漂’,来成都不久。但是就像这段话里写的一样,成都这座城市包容而友好,让我产生一种亲切感、归属感。”
此外,德国诗人雷震为成都写下的诗歌选段,也获得不少观众点赞。“‘花放似怒;榕树根缓慢地伸蠕,缠住任何物。道蜀: 花重成都。’这首诗读来朗朗上口,还很有古韵,看得出来,这位德国诗人很喜欢成都的历史文化。”市民邱元边说边拿起手机拍下照片,把外国友人笔下的成都分享给朋友:“这些照片和文字让我对城市的发展和文明的建设充满了自豪。”
据了解,“金芙蓉·文明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征文、摄影大赛”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成都日报社承办。此次大赛中,组委会收到了上万份投稿作品。市民读者可点击进入锦观新闻客户端“金芙蓉·文明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征文、摄影大赛”专题,获取大赛最新动态,线上欣赏优秀作品。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茹懿 吴雅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