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11月29日

菜博会上看发展——

全产业链带动 农业建圈强链的“彭派”之路

一场盛会,一个产业,一种生活,一条全产业链。在刚刚圆满闭幕的第十二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上,“中国蔬菜之乡”彭州再次惊艳了来自全国的嘉宾:国家级蔬菜种业创新中心、农产品“买全球卖全国”的国际陆港、产城一体的现代化濛阳新城、融合农商文旅的消费生活新场景……5天会期内,彭州市向全国展示了一条现代农业建圈强链的“彭派”画面。

科技赋能 从种业“芯片”发力

成片的蔬菜地里,一幢充满科技感的大楼格外醒目。楼前金属的种子标志、外墙攀爬蔬果藤蔓的木架、各种智慧农业应用展示、最前沿的自动光源生长示范、垂直农业立体栽培模式……走进本届菜博会上全新亮相的“菜立方”,犹如走进了一个“蔬菜王国”的科幻世界。

这是刚刚投入使用的中国南方蔬菜种业创新中心,也是成都“种业强市”的两大载体之一,包括蔬菜种业创新研发中心、蔬菜种业科普研学中心、蔬菜新品种展示中心及室外配套设施。其中蔬菜种业创新研发中心占地6002.47平方米,包括分子育种实验室、种子品质分析实验室、种质资源分析实验室、作物生理生化分析实验室、数据分析及档案室等,为四川以及整个西南地区搭建起科研创新实验评价平台;蔬菜种业科普研学中心,则是一个搭建种业研究学术交流的平台,主要开展学术研讨、科技服务、技术培训等,推动打造集蔬菜新品种研发、种子加工、种子贸易、种苗繁育、品种推广等育繁推一体化的产业生态圈。

国家级的蔬菜种业创新中心,这还仅仅是彭州聚力“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链的“组合拳”之一。据悉,按照建设南方种业“创新硅谷”的目标,彭州市全力推进国家级(蔬菜)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鼓励科研机构和种业企业建立联合体,建设中国蔬菜DUS测试西南分中心;会同省农科院搭建起四川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每年提供500万元运行经费,重点开展蔬菜新品种选育、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以及成都平原菜稻粮经复合绿色高效生产模式研究与示范、蔬菜采后冷链储藏保鲜技术研究等。同时,彭州还将积极扶持创建两个以上成都市种业链主企业,并先后发布《“天彭菁英计划”人才分类目录(试行)》《彭州市特色人才专项政策管理办法》等人才政策,现有各类乡村振兴人才近2300人,其中现代种业人才248名、“成都市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2名、彭州市拔尖人才3名,为彭州蔬菜种业创新提供了人才支撑。

国际陆港 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沿着天府大道北延线前往位于陆港片区核心的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满载着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川流不息,来自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农产品在此集散,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全国性蔬菜集散交易物流中心、国家一级蔬菜批发市场和西南区域最大的果品一级批发市场。今年5月,这里更是开通了成都国际班列“东南亚—濛阳”专线,成为我国西部当之无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枢纽。

就在市场旁边,生鲜全产业链“准独角兽”企业成都标果现已建成覆盖全国的生鲜冷链智慧物流系统,目前已投用市级中心仓1个,仓储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日均吞吐量约4万件,四川落地配/前置仓37个,仓储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日均吞吐量约2万件;永辉供应链现代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建成西南地区物流中心仓、农产品深加工车间、配送中心及配套设施等,低温物流年配送额约40亿元,常温物流年配送额约60亿元。目前,还有一大批先进农产品供应链项目正在建设中:标果二期投资5.2亿元建设的标果(西南)智慧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基地暨结算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将通过“线下供应链服务基地+线上农产品交易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将大数据、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技术充分运用到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流通中,预计达产后年营业收入为5亿元,年税收超3000万元;永辉四川彭州物流园三期实地仓储面积超8万平方米,建成后将作为永辉在西南最大的集散中心,服务于永辉全国的供应链网络;鑫宏洋果蔬及鲜切菜制品加工生产基地将新建设1万吨果蔬加工、3000吨鲜切菜制品加工生产线;中国供销成都老邻居智慧云仓及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将建设智慧仓储物流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信息数据中心等……

据悉,致力于打造农产品“买全球卖全国”的功能枢纽,成都国际陆港彭州片区正在全力加速建设中。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大港区农副产品及食品专业物流港、中国成都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核心区、国际陆港进口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临港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商贸物流区等一大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全力打造“陆港+”千亿级产业集群。

多维融合 构筑城乡共富的“彭派生活”

深深浅浅的蔬菜,组成了壮美蓬勃的大地景观,小火车载着游客来往穿梭,白天走绿道逛林盘,捉鱼虾做手工,参观神奇的种子银行,到地里感受农耕体验,夜晚累了就到竹林中的民宿喝茶聊天看星星,透过大大的落地窗,欣赏田园生态的诗情画意……

彭州市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突出城乡共富,重塑多维引流的时空格局,完善多级服务的设施体系,构建最美人间烟火的生活场景,眼前的一切,正是“有一种成都生活叫彭州”的人民城市新样板。

不仅是蔬菜,彭州自古享有“天府金彭”之美誉,山川秀美,物产丰饶。这里不仅有巍峨的龙门山、潺潺的湔江河、竹林房舍、小桥流水,还有冷水鱼、葛仙山酥梨、九尺板鸭、蜀中糖门等一大批特色农副产品,并围绕“农业+”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主动融入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聚焦“1+5”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力争到2026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2万亩,壮大“稻菜、稻芎、稻蒜、稻渔”等特色产业矩阵,拓展数字农业应用场景,构建蔬菜产业指数模型和“区块链+”农产品溯源体系,启动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做强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夯实共富田园经济支撑。

同时,按照“打造多维融合场景”的思路,彭州市还将持续创新业态场景融合模式,推动旅游与农、商、文、体、康全方位多层次融合,因地制宜推出“特色美食名片”,重点培育“九尺鹅肠火锅”“军屯锅魁”等特色美食IP;持续推动“林盘+”赋能工程,打造三圣鹭栖香楠、桂花龙窑示范区等一批示范项目,形成高品质林盘聚落经济带,包装打造一批山地旅游、活力潮玩、康养度假消费场景。

彭州菜博会组委会供图

--> 2023-11-29 菜博会上看发展—— 1 1 成都日报 c124130.html 1 全产业链带动 农业建圈强链的“彭派”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