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市的核心是人。”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从“人民城市为人民”到“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二字贯穿始终。我们梳理习近平总书记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会。
要同步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从一开始就下好“绣花”功夫,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时的讲话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是重要评判标准。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的讲话
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福州市考察时的讲话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超大城市发展之路。要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推动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创新,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率先构建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