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头连着家庭幸福,一头连着国家未来发展,既是民生大事,也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今年五月底,国家开放大学成都分部办学评估汇报会在成都开放大学举行。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专家组一行通过现场考察、召开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座谈会、观摩示范课等方式,对成都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体系办学、条件保障、教学运行与效果、质量管理、创新和服务六个方面开展了全面评估。
专家组一行表示,成都开放大学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明确了建设一流城市开放大学办学定位,深化综合改革、加强内涵建设、促进特色发展,着力推动从“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转型发展。
守正创新,以更好的教育服务于社会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成都开放大学的种种实践,也正落实着这一要求,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
当前,成都开放大学共开设57个本专科专业,在校学生6.7万人。学校创新推进开放学历教育、成人学历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家庭教育“五教并举、融合发展”的新型城市开放大学,更好地满足市民终身学习需求。
重点打造特色专业
实现“14N2”人才培养模式
2023年“成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名单上,杨添财的名字赫然在列。2019年,杨添财入学成都开放大学蒲江学院,并在2022年春季专科毕业后继续攻读行政管理本科,虽身体残疾,但他却始终热衷于梦想。经过学习,他创办了四川省成都百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并先后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大业农心·先锋任务”等荣誉。
杨添财的故事并非个案,而是成都开放大学在办学方式中不断创新与改革之下结出的果实。
近年来,学校重点打造特色专业,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推进系统内办学单位特色化发展,在蒲江、新都、双流等公办学院开展“6个1”的特色专业建设活动,与系统开放大学地方学院共建学前教育、社会工作、眼视光技术等特色专业。
学校还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以1个总目标为根本、4个一体化内涵建设机制为支撑、N个特色专业打造为突破、实现“学历+能力”双提升为目标的“14N2”人才培养模式。
成都开放大学在推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上狠下功夫。学校在甘孜州新龙县设立当地首个学习中心,免费为新龙县培养70余名乡镇和村社干部。截至2022年底,学校已为成都市17个涉农区(市)县培养6000余名农业职业经理人。
建立高效管理体系
不断完善“一盘棋”办学网络
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成都开放大学按照“两级统筹、分级办学”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区(市)县公办学院、直属学院、校外学习中心“一盘棋”办学网络,持续强化统筹管理。
2021年,成都开放大学以更名为契机,启动并实施17个区(市)县更名或新增挂牌区(市)县公办学院工作,构建起含校本部、17所区(市)县公办学院在内的覆盖成都区域的办学体系,让区(市)县公办学院成为开放教育行列中的“主力军”。
教学管理体系建设是形成良好教育环境的前提,精准把握师生成长的发展需求、提升优化学校各项设施建设则是稳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成都开放大学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信息化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2022年,学校投入2000万元用于教学设备升级,新添置电脑1500台、新建改建多媒体教室50个、建成智慧教室28间、微课程制作室2个、在线直播系统3套,充分融合了“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
基于立德树人这项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引领之下,成都开放大学正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学校通过打造成渝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建立覆盖全市的思政教育基地,以“一主线、两结合、三阶段、四亮点”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学思想、悟使命、担职责。
办学评估的开展,不仅检视了成都开放大学当前办学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同时更加有助于学校推动转型发展,在未来办学中锚定理念现代化、教学数字化、合作全球化、治理智慧化的发展方向,跟随城市发展步伐,朝着建设一流城市开放大学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