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与效率是法院工作的永恒主题,执行是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建立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和推动成都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2022年成都法院首次执行受案量达16万余件,超过全市法院整体受案量和全省法院首次执行受案量的三分之一,申请执行标的总额达2000余亿元,执行标的总额占成都市GDP总额接近10%。新时代,执行工作不仅仅是兑现当事人真金白银的问题,更上升到了成都是否能够更快更好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层面。
2023年以来,成都法院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执行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切实提高执行到位率工作要求,将执行作为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重要切口和抓手,立足执行职能助力稳经济增信心,统筹兼顾强制执行与善意文明执行,狠抓到位金额、到位率“双提升”,全力兑现人民群众胜诉权益。部署开展“规范执行年”“到位率攻坚年”专项执行活动,规范执行聚力严格履职监管、分段分权、盯住财产、规范终本、流程管控、案款管理、执行公开、队伍管理,推进依法依规执行;到位率攻坚聚焦提升查人找物效果、财产变现效率、执行措施强度、拒执打击威慑、优化资源整合、内部协同效能、综合治理效能、社会力量运用,推进执行核心指标稳步提升。今年1月至11月,执行到位总金额550.33亿元,占全省36.47%,为全省“拼经济、搞建设”贡献了成都法院执行力量。
今年以来,成都法院全面落实“一把手抓、抓一把手”执行工作各项要求,践行“一线工作法”,“一把手”坚持涉执行重点案件亲自督办、重要文件亲自签发、重大问题亲自监管、重大风险亲自研判、执行到位率等核心指标亲自督促。金牛区法院《把准“一把手”四种定位,以“四抓”破“四难”促执行工作优质化》经验做法被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动态转载推广全国;青羊区法院《强化一把手“四角色”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经验做法被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动态转载推广全省。
今年4月,成都中院发布《成都法院服务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二十二条措施》,围绕涉企胜诉权益兑付,进一步优化冻结、查封、拍卖、变卖、信用惩戒等工作举措,助力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今年以来圆满执结多起涉企经营重大案件,在全省范围内有较强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大连银行成都分行与成都中港置业有限公司公证债权文书纠纷强制执行一案中,成都中院充分兼顾各方利益诉求,着眼全局考量纠纷优质化解,成功助力案涉项目正常建设,以善意文明执行方式帮助民营房企渡过资金周转难关,保障了1047户购房群众合法权益,全额兑现7.1亿元申请执行人胜诉权利。
成都法院以改革的思路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去年成都中院出台《深化执行“一体化”改革工作方案》及7个配套《实施规则》,制定22项改革举措,着力统筹解决全市法院执行合力凝聚不够的问题。武侯区法院《打造“一体、规范、协同”执行工作新模式奋楫攻坚“切实解决执行难”》经验做法得到最高人民法院批示肯定并推广全国。金牛区法院“三分段三并行”执行新模式经验做法被最高法院司改动态转载推广全国。
成都法院坚持无强制无执行的理念,积极助推成都诚信体系建设。与市公安局联合签署《关于执行联动机制建设的会议纪要》,召开全市法院打击拒执动员部署会,每季度开展“蓉执雷霆”专项行动。截至今年11月,全市法院拘留人数大幅超过去年全年。6月26日,成都中院全程直播一起强制执行行动,话题冲上热搜第一,阅读量超3.2亿次。11月15日,双流区法院拘传、传唤23名被执行人旁听一起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庭审及宣判,促使19名被执行人当场履行或达成和解履行协议,履行金额607万元,有力威慑失信被执行人,取得了良好的执行效果。此外,成都法院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每季度定期组织开展代表委员联络活动,邀请代表委员见证执行活动10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