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12月11日

​这篇大文章,成都怎么做?

□本报评论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12月7日,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在成都市围绕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进行督导,要求成都全力蹚出一条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为全省城乡融合发展大局贡献更多力量、当好示范标杆。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全局高度,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上月举行的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就“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出安排部署,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全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

四川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全省各地发展水平不同。成都,具有“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特征,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等方面具有良好基础,把这一特征转化为发展优势,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成都持续从多个维度破题,从不同方面汇聚合力——

共识不断凝聚。11月29日,四川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前往简阳市、成都东部新区宣讲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调研城乡融合发展、区域联动工作并作出具体要求。12月1日,全市农业重点企业座谈会上, 各农业重点企业代表共话未来。12月4日,成都市委召开乡村建设人才代表座谈会,乡村建设人才代表们围绕农村人才体系建设、乡村规划提升、产业融合振兴、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等各抒己见……

行动渐次推进。当下,广袤的成都平原上,热力在涌动,创造在一线。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的是始终抓紧抓牢乡村全面振兴的决心和行动,在一个个生动而具体的实践中,打开的是城乡共同繁荣的崭新空间。

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房间里的温度、湿度、光照被严格控制,一排排蔬菜长势正好。20层垂直无人植物工厂,不仅在全国,在全世界也是首座——以此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也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源源动能。

在邛崃,文脉坊重塑“一街四巷连七坊,三社六馆重九院”空间格局,成为市民热门打卡消费地;在双流,一个个草莓园内,冬草莓分外抢眼,从摘草莓到生态游,游客们在这里享受着冬日里的“莓”好时光;蒲江铁牛村,村民们的艺术实践点缀乡土生活……当产业有了新的载体,农业也有了新的活力。

无人机播种、物联网养鱼、乡村变景区……目之所及处,一代“新农人”正活跃在田间地头。越来越多有情怀、有担当、有技能的精英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成都正通过培育壮大“成都农匠”等方式,推动组团式人才下乡,为乡村源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务实功、求实效、走在前,为推动“三农”现代化做优公园城市乡村表达贡献力量,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好惠及市民群众。成都,正将做好“三农”工作摆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位置,从多个领域发力,做好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

--> 2023-12-11 本报评论员 1 1 成都日报 c124844.html 1 ​这篇大文章,成都怎么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