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12月12日

武侯区红牌楼街道:优化城市管理服务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30多年的老房子经过改造,不仅解决了渗水等问题,还实现了逆生长,焕发出了新活力。”王老师是武侯区红牌楼街道四十三中宿舍小区的“原生代”居民,她对小区的面貌变化深有感触,这里已变成了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幸福家园。自去年实施改造以来,四十三中宿舍小区成功蝶变,成为有质感、有温度、有内涵的“三有”幸福家园。

“街道环卫太好了,为了不影响我们休息,他们调整了机械作业时间,加强人工清扫。”这是龙湾半岛辰苑小区住户张阿姨对于环卫作业时间调整让她和老伴能睡到“自然醒”的由衷感激。

王老师和张阿姨的点赞是红牌楼街道牢固树立“我为群众办实事”理念,坚持以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管理服务的一个生动缩影。

既扮靓城市“面子”,又做实民生“里子”,红牌楼街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辖区环境更加优美、更加宜居宜业,城市发展更有活力,人民群众、投资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暖心

环卫作业因居民需求而调整

六十多岁的张阿姨是红牌楼街道的老居民,在龙湾半岛辰苑小区一住就是十多年,环卫作业的一次时间调整让她感到特别温暖。

“我家居住在临街的位置,我和老伴睡眠质量不太好,对噪音很敏感,早上环卫清理垃圾发出的响动会让我们睡不着觉。”张阿姨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告诉了红牌楼街道,没想到街道赓即联系了辖区环卫公司及时调整该路段机械作业时间,加强人工清扫。

“垃圾收运过程中需要将垃圾桶翻转到清运车上倾倒,会产生一定声音,清运点位都尽量选择在离居民楼栋较远的地方,最大程度避免清运噪音扰民。”红牌楼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刘刚说,“一旦发生扰民现象,我们都努力微调作业时间和方式。”

能睡到“自然醒”的张阿姨深感这一调整背后的不易。每天凌晨3点,环卫作业群体中的大型洒水、吸扫车驾驶员就已经到达了自己的岗位,为红牌楼辖区进行清扫降尘;凌晨5点前后,小型冲洗车、扫地车开始作业;清晨6点,清扫工人到达自己的岗位;每天7点前,城市美容师对城市主干道已经进行了一次彻底清扫冲洗;每天7点半前,背街小巷的清扫完成。以上“大扫”工作每天需要重复三次,在“大扫”完成后,快速保洁人员对路面进行巡回保洁,确保城市干净整洁。

除了每天定时清扫作业,针对居民小区垃圾收运处理的工作也有严格的管理流程。红牌楼辖区每日生活垃圾转运约160吨,三轮收运人员每天早上5点到晚上11点期间不定时使用电动收运车巡回、沿街收运。

“我们首先收集了居民的意见,以小区院落为单位,根据垃圾规范收集清运标准,采取错峰收运的方式逐个清运至集中贮存点,确保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红牌楼街道综合执法协调办公室负责人陈军说,在收运过程中如果有小区居民提出特殊要求的,街道也会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开心

老旧院落变“三有”幸福家园

沥青路面干净整洁,院落墙体美观大方,小游园、休闲广场分布其间……自去年实施改造以来,四十三中宿舍小区成功蝶变,成为有质感、有温度、有内涵的“三有”幸福家园。

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这个老旧小区是成都市第四十三中教职工宿舍,一栋老旧楼房拥有4个单元,住户七成以上是老年人,尤以退休老师居多。“以前小区里的道路坑洼不平,每到下雨天就是一脚泥,小区甚至都没有真正意义的大门。”回想起院落的“旧貌”,在院子里生活了30多年的吴碧芳一个劲儿地摇头。

街道和社区通过召开坝坝会、集中宣讲、入户征集、电话寻访等方式广泛征求院落居民的意见,80%以上的人同意进行院落改造。改造工作正式启动后,院内新建了电动车棚,全新打造了绿化,安装了机动车自动识别栅栏,新增了门卫室,对每家窗户雨棚进行了修缮,对楼顶重新进行防水处理,对公共区域地面进行硬化。

小区还增设了安防监控、智能充电、烟感装置、电子围栏等。最让居民感到满意的是,打造过程中对小区的空间功能进行了微更新,特别挖掘了老一辈退休教职员工艰苦奋斗的故事形成文化墙等景观,让这里成为有颜值、有记忆、有温度的教师群落书香文化特色小区。

为了让更多的老旧院落重新焕发活力,红牌楼街道自2015年开始开展老旧院落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已改造老旧小区28个,惠及6911户居民。改造过程中,街道首先征集群众意见,再进行实地勘查调研,形成群众满意的改造方案后,再将这些方案一一落实。

舒心

老公园改造有“颜值”有“内涵”

家门口的丽都公园正在进行焕新改造,家住丽都路的居民李奶奶对此十分期待,“改造后的丽都公园将更加漂亮,孩子们玩耍的地方也更多!”

作为武侯区重大民生项目之一,丽都公园改造项目建设内容包含建筑工程、绿化工程、园区道路提升、地面铺装改造、水体改造、园林景观提升及配套安装工程等。项目规划建设地下双层停车场,其中地下一层与地铁5号线科园站接驳,同时将地面打造为生态化的综合互动平台。红牌楼街道还将依托公园美学载体,将文创、音乐、休闲、运动健身等新消费业态有机植入公园中,着力打造公园经济新消费场景。

地处成都主城区二环路和三环路之间的红牌楼街道专业市场多、人口密度大、人流物流快,停车难问题一度困扰着辖区的居民和商家。为破解这一难题,红牌楼街道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管理和安全、消防等要求进行研判,经相关部门审核后,将符合条件的空地划定为临时停车场(点),并明确相关责任人,确保场地规范运营、安全可控。

有居民反映晚上回家的时候道路两旁没有亮灯的问题,街道对“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的道路进行排查,收集路灯不亮和无路灯的地点,再进行整改和加装路灯,如今辖区居民每天下班走在路上都有路灯照亮。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没有终点。红牌楼街道办事处主任李翼表示,将扎实抓好老旧院落改造、背街小巷整治、占道经营治理,加大市容市貌管理力度,精心打造“金边银角”,不断提高居民居住环境宜居指数,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红牌楼街道供图

--> 2023-12-12 1 1 成都日报 c124877.html 1 武侯区红牌楼街道:优化城市管理服务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