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学后付”?
培训机构先提供培训服务,服务结束后,家长再结算支付培训费用。这一收费模式将有效防范校外培训机构“爆雷”倒闭、“卷款跑路”。
如何落实“先学后付”?
在2024年7月底前,实现以“先学后付”模式收费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比例达100%,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比例超50%。
12日,四川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在全省校外培训机构推行“先学后付”支付模式的通知》,决定在全省校外培训机构推行“先学后付”支付模式。
校外培训机构“先学后付”是指培训机构先提供培训服务,服务结束后,家长再结算支付培训费用。这一收费模式在防范校外培训机构“爆雷”倒闭、“卷款跑路”,有效化解退费投诉纠纷,增强校外培训从业人员风险意识,提升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质量等方面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省教育厅要求,各市(州)教育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本地区鼓励和支持校外培训机构主动使用“先学后付”的具体方案,确保本地区在2024年7月底前,实现以“先学后付”模式收费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比例达100%,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比例超50%,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结合实际创新“先学后付”手段,探索有益经验。
同时,要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财务管理,加强引导机构内部控制和资金使用规范,防范经济活动风险,保障学员、家长、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要督促校外培训机构自觉向学生家长宣传“先学后付”支付模式,帮助家长了解“先学后付”支付模式的使用情形和对保障其资金安全、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作用,主动提醒家长采用“先学后付”模式支付费用。
此外,省教育厅要求各地要凝聚部门合力,发挥“双减”协调机制作用,加强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主管部门配合,保障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面推行“先学后付”支付模式。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赵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