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12月15日

创新药出海再破纪录,为何是成都?

百利多特车间里正在进行细胞培养

12月12日,成都创新药企业百利天恒将新药BL-B01D1授权百时美施贵宝,首付款8亿美元,潜在总交易额84亿美元,破国产ADC单药出海新纪录。

这已不是成都药企第一次打破纪录。此前,科伦博泰将9个新药授权给默沙东,交易总额达118亿美元,破国产创新药出海交易额纪录。在重磅交易频发的全球ADC药物市场上,整个业界将眼光投向成都,为什么这座城市能不断孕育药界新星?

企业如何创新?

从传统药企转型创新药企

走进位于成都医学城的百利多特(多特异性抗体)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在宽阔的细胞培养洁净区里,排列着一个个巨大的一次性细胞培养罐体。每个罐体的营养液中,都存活着数万亿个细胞并仍在不断扩增。“通过抗体偶联技术生产出的抗体-毒素偶联物武器,可以特异性地识别并杀死人体里的肿瘤细胞。”现场研究人员说。

今年初,百利在温江建设的第三期抗体产业化生产线投入运行。三期产线拥有13000L细胞培养能力,成为国内最大的一次性抗体生产工厂之一。这是百利自1996年落户温江后,从生产仿制药和中成药的传统药企,一步步转型成为跻身国际市场的创新药企的最直观证明。

在这个ADC车间内生产出来的BL-B01D1药品,被冷链物流运送到20公里外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临床试验。据介绍,BL-B01D1具有治疗肺癌、鼻咽癌和乳腺癌的潜力,并有机会扩展到其他上皮肿瘤类型。自2022年进入临床研究以来,BL-B01D1目前已经进入三期临床阶段,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临床中取得优异疗效数据。

成都有何优势?

全链条创新服务平台形成

“过去,我们只能把药物送到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开展临床研究。现在成都也有了足够的临床试验机构,开展生物医药研发的条件越来越好。” 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朱义说。

众所周知,成都的医疗服务质量与北京、上海并列国内三甲,拥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这样的顶尖医疗机构以及55家三甲医院。数据显示,成都年门诊病人量1.64亿人次,是外地患者就医量第二大城市;年入院人数481万人次,居全国第1。目前,成都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已达30家。

临床研究是药物上市前最后一环,前面的环节发展如何?事实上,成都已建立起化合物筛选、安全性评价、有效性评价、动物试验、中试生产、代工生产在内的全链条创新服务平台,具备了适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在成都医学城,近些年引入的药明康德、维亚等CXO(药物研发生产服务外包)企业,能帮助一般药企完成从药物发现到临床前研究的所有流程。就拿动物试验这一环来说,引入的药康、康成、达硕等大小实验动物供应商,满足了药企就近进行动物实验的需求。”成都医学城管委会主任李振华接受采访时说。

就生物医药研发最为重要的人才而言,成都现有生物医药相关高校26所,年毕业生13.2万人,为生物医药研发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人才。“创新药研发,人才和团队最重要。一个地方是否能吸引、留住这样的人和团队很重要。”朱义表示,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经历了诸多波折,成都给予了企业莫大的支持和鼓舞,令他坚定了在成都发展的信心。

出海带来什么?

合作开发提升研发能力

国产新药出海会带来什么?对此,早些时间出海的科伦博泰更有切身体会。巧合的是,同样是在12月12日,科伦博泰宣布,其研发的SKB264(佳泰莱)新药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佳泰莱有望成为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创新TROP2-ADC。

SKB264正是科伦博泰在2022年5月授权默沙东的系列新药之一,双方的合作大大推动了新药开发进程,加快了其上市进度。默沙东获得了SKB264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地区开发、使用、制造及商业化独家权利,双方取得了共赢。

尤为重要的是,科伦博泰牵头组建的全国唯一生物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通过与默沙东合作,在团队建设、体系完善及深度推进产业建圈强链等方面获得助力。

“创新药研发投入巨大,与拥有全球领先临床开发、雄厚资金和商业转化能力的国际医药巨头合作,对创新药研发能力、临床开发能力、转化医学体系能力、国际合规性提升巨大。” 成都医学城管委会主任李振华表示,将全力以赴支持药企出海,让中国造创新药为全球病患服务。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娟 文/图

--> 2023-12-15 李娟 1 1 成都日报 c125040.html 1 创新药出海再破纪录,为何是成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