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彭州,想感受最浓厚的市井风情和烟火气息,铧炉街和铧福街一定要去。这里有“铸造铧铁”的立体景观、“燕归巢”的主题墙绘;有大伞蒸牛肉、苏二姐烫油鹅等特色美食;还有年代感十足的瓦房和郁郁葱葱的老树……一代彭州人的斑驳记忆,都荟萃于此。
作为成都市“美丽街巷”创建街道,铧炉街和铧福街的背后是彭州市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区建设的生动实践。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精细化市容管理、智慧化精准管控、专业化品质提升在三环路内试点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区建设,让城市更安全、更清洁、更有序、更便民,为全面打造立体山水彭派之城,接续接力开启彭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贡献了综合执法力量。
创新管理机制
打通城市精细化管理“神经末梢”
为进一步优化机制,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引入了“微网实格”管理模式,以三环路以内区域为重点,建立由5个大网格、30个小网格组成的市容秩序网格化管理体系,在“微网格”中融入环卫保洁、市容秩序、市政巡查、广告招牌等内容,在网格化中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管理。今年以来,在“微网格”中共发现市容秩序等问题7580件,有效解决问题7498件。
与此同时,按照成都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要求,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彭州市中心城区管理区域划分为四类区域,即示范区域、重点区域、管控区域、规范区域。区域街道划分为一级街道、二级街道、三级街道,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等级街道,制定落实相应的市容秩序管控、城市道路桥梁、城市照明设施、户外广告和招牌等管理标准,带动城市精细管理标准化。此外,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化城市区域物业化服务试点,在牡丹新城、南部新城等区域开展城市管理物业化服务工作,进一步整合城市道路、照明、市容、环卫、绿化等五大板块业务推行一体化管理。试点以来,彭州主城区实现一体化管理,机械化清扫率提升至80%以上,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
补齐设施短板
突破城市精细化管理“瓶颈制约”
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始终聚焦民生需求,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今年,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推动固废处置能力提升,全面落实前端分类网格化管理,配备收运人员400余人、垃圾收集车394辆,充分发挥保洁、清运、宣传、巡查“四合一”职责。新建日压缩能力400吨的大型垃圾压缩中转站1座、地埋式生活垃圾收集站(点)16座,大件垃圾集散点13处、有害垃圾暂存点13座,有效解决垃圾收集站(点)“脏乱差”问题。
同时,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因地制宜推进“厕所革命”,在老马市街、长江路等路段新(改)建公厕6座,缓解群众如厕难。在市政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了萧公路背街小巷环境品质提升,并深入推进“城市家具”建设,今年城区共新建6处便民饮水点,维护街道座椅200座,更换问题井盖1500座,道路“黑化”6条,有效改善了市政便民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
借力信息技术
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智慧问诊”
为了提升问题发现精准化,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了“智慧城管监控+步巡执法处置”工作机制,全面共享“雪亮”工程、“天网”系统等视频监控资源,可调用彭州市监控点位达5000余个。据统计,今年以来共发现、整改问题3000余个,整改率达100%。
同时,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利用“天网”、“雪亮”工程等数字平台资源,对城区道路进行实时在线巡查,形成“快速发现、快速调度、快速处置、快速反馈”的全流程执法保障;利用智慧化办案平台,推行“案源发现、立案申请、调查取证、法制审核、行政处罚、结案归档”流程;利用智慧城管监控手段发现违法行为案源50余个,立案查处扬尘污染、乱倒污水、违规占道施工等案件10余起。
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深入推广“随手拍”平台应用,鼓励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支持和参与城市治理。自活动开展以来,已收到并处理群众举报1.8万余条,发放奖励近12万元,群众满意度100%。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从细微之处入手,进一步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不断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做靓彭派生活城市新名片,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徐漾 董筱宇
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