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01版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成都高端要素资源集聚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未来发展更加值得期待,这是吸引企业投资最重要的动力。
产业“链动力”强劲
大力实施建圈强链,聚焦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开展精准招商,促进产业链企业在蓉集聚,实现上下游产业配套、产业集群链接紧密的产业链集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12月15日,成都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家庭”再添新成员,航空制造产业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加入“千亿级产业俱乐部”。今年以来,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等一批项目建成,成都航空制造产业体系更加完善。“我们正积极招引行业内外头部企业落地,建立民航科技创新产业链生态。”民航二所科技处处长黄忠涛表示。
产业化项目落地、产业链加快完善,反映了成都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制造强市攻坚重大项目,瞄准先进制造业链主企业、链属和协同配套项目精准招引,促进“链主”企业聚企成链、集链成群。截至目前,成都拥有9个国家级产业集群,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领域,涉及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多个赛道,持续推动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提升。
在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看来,支柱产业强势领跑,正是成都加快建圈强链,持续推动产业扩容升级。成都远望执行总经理谢承华深有同感,拥抱国家级产业集群,就是融入成都重点产业链,赋能现有射频收发业务规模化发展。今年8月,远望项目签约落地武侯区微波射频产业集群,目前已经完成装修,预计年底前投入运营。
“成都将持续推进建圈强链招商引智和制造强市重大项目攻坚,发挥产业链集群优势、‘链主’企业带动能力,招引更多重大产业链项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成都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场“磁吸力”巨大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截至2023年10月,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51.56万户,同比增长7.66%;经营主体合计386.46万户,同比增长17.65%。
岁末将至,空客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项目迎来投用倒计时,将在成都开展飞机回收利用和航材分销两条业务线,服务中国市场,逐步拓展至亚洲和全球客户群;GE医疗首批次回旋加速器在成都下线,实现启动到产品下线耗时不到一年,将产品交付提速3倍,将惠及中国临床用户……
企业为何愿意投资成都,并加快布局项目增资扩产?“市场”,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词。基于成都的城市能级、区位优势和枢纽门户等,企业在这里,能够服务成都市场,辐射西部市场,亦可进军全国市场,出海全球市场。
成都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放在首要位置,也让企业投资激情、发展底气更加洋溢。今年,成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上线“12345”亲清在线,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截至10月,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51.56万户,同比增长7.66%,经营主体合计386.46万户,同比增长17.65%。
企业是城市发展的底气所在,企业选择与成都同成长、共发展。而成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厚植企业发展沃土的坚定决心和真诚热情,散发着无限的吸引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唐小未
本报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