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要实现与地铁线的“完美交叉”,不仅在施工上要创新性运用高强度材料、高抗震技术,也对后期装修工程提出了挑战。天府机场站安质部部长邓华聪向记者介绍,在天府机场站,管网敷设的难度堪称前所未有。
“一方面,由于这个站的特殊性,进出站通道和设备用房、办公用房4个区域需要集中在负一层。而另一方面,这4个区域又因为不减速通过的两条高铁完全不互通。因此,负一层管网敷设就像是‘在豆腐上绣花’,容不得一点闪失。”邓华聪表示,在施工过程中,他们借助了BIM技术,对该站结构做了全面分析,才能保证施工分毫不差。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在这样的技术下,天府机场站就像是做了一个“全身CT”,三维模型式的结构与站房信息结合,就形成了一个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有了它的帮助,施工人员就能在站房里根据实际需要布线安装,保证地铁、高铁斜穿不受影响,实现“完美交叉”。
感受3:“黑科技”
站台屏蔽门系国内首次应用
可适应所有高铁车型
当乘客走上天府机场站站台时,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站台上的屏蔽门并非“对开”式,而是每一扇门呈前后交错排布。这样的车门,不仅没在地铁站见过,在国内其他地下高铁站也从未出现过。
为什么天府机场站的屏蔽门如此特殊?成自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罗朝基告诉记者,与地铁“一条线只跑一种车”不同,未来的成宜高铁线路可能会有多种型号的动车组开跑,这样的屏蔽门正是为了适应不同车型的车门位置。据悉,该屏蔽门名为“全高自适应屏蔽门”,在国内高铁站房中尚属首次应用,可以适应380/400AF等所有高铁车型。
除了屏蔽门的全新升级,站台上的其他显示设施也与普通车站大为不同。在长度为510米的站台上,分布有多个显示屏,乘客不需要再根据不同颜色地标寻找上车点,直接在显示屏上就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上车位置。此外,显示屏上还显示有当前列车的起始点、车次号等,让乘客一目了然。
作为成都乃至全省的一大对外铁路交通枢纽,天府机场站在站房装饰上体现出了浓郁的巴蜀特色。据成宜高铁天府机场站站后工程项目总工袁飞介绍,天府机场站采用了三星堆、金沙、大熊猫、蜀锦四大四川元素,在候车厅、站台、出入口等地,乘客都能看到熟悉的图案和设计,值得大家期待。
新闻链接:
临港长江大桥
实现高铁汽车同层跨江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在记者试乘的过程中,一座颇为特殊的大桥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当列车在宜宾境内驶向长江方向,高大宏伟的临港长江大桥让人不禁望向窗外。“大、新、快”是其给人的第一印象。资料显示,该桥创造了“国内首座高铁与公路平层布置的斜拉桥、世界最大宽度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世界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钢箱梁斜拉桥”三顶桂冠。那么,后期运行中,如何保证汽车和高铁的行驶安全?在行驶的列车上,本报记者对中铁二院成宜高铁自宜段总体设计负责人杨明进行了采访。
杨明对记者表示,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成宜高铁速度快,造成的震动、噪音也就相对较大。因此,在设计时,将高铁轨道与两侧公路车道之间做了较高的混凝土隔离区。同时,还在隔离区之间安装了警报,以保证两种交通方式的安全运行。
即将开通的成宜高铁从成都东站出发,一路经过天府、三岔湖、天府机场、资阳西、资中西、威远、自贡、沿滩、南溪北、宜宾东,最终抵达宜宾站。建成后将推动川南城市群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四川沿江开发和成渝经济区连接南贵昆经济区、泛珠三角区域走向东南亚的重要门户。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煦阳 魏捷仪 李菲菲 文/图 制图 申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