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许多年轻人开启了一种“白天打工,晚上学艺”的新型生活方式。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全国各地掀起一阵上夜校热潮。
在许多人的记忆里,夜校是一个颇具年代感的词汇,最初是为一些想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人提供机会,利用非工作时间进行再教育,课程主要为成人自考或职业技能提升。如今,夜校褪去旧时的符号记忆,成为受到当代年轻人追捧的文化集聚地。
新夜校的魅力为何如此之大,能够让年轻人如此青睐?成都目前的夜校开展情况如何?连日来,记者前往成都多所夜校,探访年轻人新的“夜生活”。
记者探访
多种多样“潮课”
满足年轻人胃口
与旧时的夜校不同,如今的夜校不仅有专业文化课程,更多的是五花八门的“潮课”:爵士舞、美妆、手绘、茶艺、尤克里里……这些课程紧随当下的文化潮流,满足了年轻人的个性化胃口。
浏览琳琅满目的课表,记者发现这些课程的价格较为实惠,且上课时间一般在工作日的晚间或周末,让许多上班族与学生有了参与的机会。如爵士舞的课程为499元12节课,软笔书法为499元10节课,平均每节课的价格不超过50元。报了尤克里里班的小尹是个“95后”,她说自己从小就想学一门乐器,工作后经济独立的她,第一件事便是决定去琴行报班:“很多琴行一对一的课程都得上千了,我只是想弹着自娱自乐,夜校的课价格实惠,也比较基础,很适合我。”她说道。
夜校报名主要为线上形式,记者在社交平台与小程序上以“夜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查询到许多相关课程的具体时间地点、价格与报名渠道,还可以看到已报名的人数以及距离你目前位置的距离。
学员声音
增加社交机会
放缓生活节奏
彩铅、水彩、丙烯颜料……周末晚上6点半到8点,成华区善巧文化宫的小画室内坐满了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老师蔡蔡的引导下,学员们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进行着创作。
对学员小古来说,晚上来文化宫画室与其说是兴趣使然,不如说是为了增加社交。“我是一名护士,白天在医院面对病人,晚上如果不上夜校,宅在家里根本接触不到同龄人,来这儿画画更多的是想和同龄朋友们一起说说话。”
画室的老师蔡蔡告诉记者,今年这个夜校绘画班已经教了20多名学生,全部都是年轻人。教授的内容不仅仅是传统的彩铅或者水彩,有些人想学电子绘画,抱着平板电脑过来上课自己也会教。“有的是因为兴趣爱好,有的则像小古一样为了交朋友。其实大家都很随意,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边聊边画,玩儿得开心了,‘拖堂’到晚上九十点也是常事。”
除了社交机会,学习的过程也带给年轻人根植于内心的情绪价值。今年27岁的圆圆是个普通的上班族,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她每周二、周四下班后会去练习书法、学习素描,学习的过程让她浮躁的心平静下来:“练习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自己的生活节奏也随着练习慢下来、静下来。对比回家追剧、打游戏,我更喜欢这种放松方式。”
市场观察
课程5分钟被抢光
社区夜校成新趋势
目前,成都文化馆课程十分火爆,据“文化天府”APP数据显示,2023年秋季抢课开始后1秒钟,即达到26万次/秒的点击量,仅5分钟左右多数课程即被抢光。因此,在线上寻觅商业化的夜校,是许多网友的选择。
然而,伴随着夜校“出圈”,许多打着夜校旗号的线上培训机构能否为学员提供真正质量高的课程也值得关注。
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社区夜校或将形成一种新的趋势。社区知识共享站创始人铭研告诉记者,夜校是在全龄化社区教育基础上的又一项服务。“我们对夜校进行了行业和市场的了解,同时,在居民群中,年轻人群想要上夜校的呼声比较大,对于这种新社交和学习方式接受度很高,所以我们准备2024年春季正式启动招生工作。”她说。
铭研介绍了社区具体的夜校开展计划:“目前暂定学期制,暂定一年两个学期,与春秋季开学同步。课程主要有书法、国画、剪纸、尤克里里、魔术、演讲表达、视频制作、积极心理、手冲咖啡、读书分享、化妆、调酒、英语口语等10门,后期会根据公开课年轻人反馈情况调整。”而师资上则会邀请与站点社区教育合作的少年宫、老年大学老师,一些优秀的热门科任老师,并发动居民中的退休老师和离开职场的“宝妈”。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朱馨月 胡瑰玮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