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切实把“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特点转化为发展优势,有力有效推动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整体提升,着力拓展富足富有的共富新路径,为促进公园城市乡村全面振兴和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以来,成都把加快和美乡村建设作为推进城乡融合、带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完成100个市级统筹村级片区规划编制,在17个涉农区(市)县各规划布局1个重点支持片区,优选先行村重点村各50个集中培育,并设立每年1.5亿元的财政专项奖补资金,统筹51.22亿元实施先行村重点村建设项目605个。一年来,全市涉农区(市)县新增学位4.8万个,规范化建设村卫生室432个、塑造特色风貌农房2385栋,消除21个“零元村”,新创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4个,全市持证农业职业经理人达3.2万人,培育4个百亿级保供产业集群,预计全年休闲农业营收430亿元。
据悉,下一步成都还将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整合资源力量,制定和美乡村建设年度任务、项目、责任清单,出台金融支持政策和国有平台参建措施,依托8支专家服务团开展“陪伴式”服务,每年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1万名。
细化分类建设导则,成都将完善选培创建标准,建立村庄连续培育机制和星级管理体系,每年培育先行村重点村各50个,争创精品示范村10个,每个区(市)县打造2个和美乡村重点示范片区,全市形成5条以上精品示范带。
做强宜业功能,成都将提质“一带十五园百片”,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推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确保粮食生产570万亩、230万吨以上。实施千亿级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推进2个国省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做精乡村“土特产”,构建以“天府源”为引领的价值体系,同时建设田园林盘农耕消费区,培育发展“美丽乡村+”新业态。
提升宜居品质,成都将统筹推进路水电气讯 “五网共建”,整治次差路100公里以上,提升自来水、天然气入户率,推动5G网络、公交(客运)行政村全覆盖。网格化布局建设教育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新增托位1.4万个,建成3A级以上村卫生室1000个。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美丽庭院创建,新改造农村户厕2400户,完成8条重点线路和8000栋农房特色风貌塑造。
厚植和美底蕴,成都还将加强51个国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成长行动,优化农村微网实格设置,新启动一批乡村合伙人项目。试点“村庄经营计划”,推广多村合作、整镇组团、跨镇抱团等片区组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