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午,天府兴隆湖实验室负责人周鹏浩早早地就出门了。于她而言,今天有一场重要的会议,“作为创新平台代表,收到邀请列席参加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可以感受到成都对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度重视……”
同样受邀列席会议的天府永兴实验室副主任刘婉华也深有同感,她还清楚地记得,今年7月召开的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主题正是“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分组讨论时,她在“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聚焦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这句2024年成都经济工作要点上画了一个着重号,“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加快科技产业融合变革,指向非常明确。”
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是原始创新的“策源地”,也是关键核心技术的“强支撑”,更是创新成果高效转化的“主载体”。会议向天府实验室这样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发出邀请,也从一个侧面印证成都向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力的决心。
未来产业发展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聚焦未来产业,天府绛溪实验室负责人吕佳在分组讨论时提出建议,“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集中优势创新资源,在未来产业领域搭建一些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
不仅有对细分赛道的合理建议,也有助力成都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打法”。周鹏浩表示,实验室需要回答好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做好国家重大战略亟须的核心技术科技攻关;第二,如何在成都工业体系发展中提供科技赋能。“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将加速融入成都产业发展,实现科技成果在新型显示产业和新一代通信技术中的应用,充分发挥高能级创新平台溢出优势。”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