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12月29日

时代律动 成都向前

上接01版

目前,成都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

温度虽低,但一线充满热力——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净增涉税市场主体增长95.6%,税电指数连续保持在106以上。持续高位运行的税电指数背后,是企业的量质齐升。

从“三驾马车”到“三次产业”,产业链的更新迭代,供应链的延长升级,也在为发展打开崭新格局。

“建圈强链”深入推进,“链主”带动“链属”,“链属”协同“链主”,正如成飞集团之于航空制造业、通威集团之于光伏产业、科伦药业之于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的良性互动之间,企业连成了一股绳,产业拧成了一股劲。

链主企业不断壮大。在《财富》杂志今年发布的最新世界500强榜单中,4家成都本土企业上榜,创下新高。

市场主体迅速成长。截至三季度,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47.81万户,其中,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46.07万户,占比超96%。

12月7日,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突破7000万人次大关,其中国内地“航空第三城”的成色,又一次被验证与刷新。

恢复,带来的是人流、货流、信息流的畅通,更助力开放型经济活力迸发、多面开花。

今年前11月,成都实现外贸进出口6834.7亿元,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等外贸“新三样”产品出口149.1亿元,同比增长49.8%。

进入2023年,成都文旅消费市场持续火爆,新十二月市“月月种草”、文化展演新颖多样、体育消费持续火热……不断涌现的新场景与新业态,成为引领消费升级的新动力。

截至12月初,在美团平台收录的成都小店数量比去年新增25.7万家,小店总量排名全国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庞大的消费规模,正是一座城市“烟火气”的写照。

(三)

冬月寒潮之下,王一策依然坚持每周都去东安湖体育公园游泳跳水馆练习潜水。王一策说,当初报名学潜水,就是冲着这个大运场馆来的,“跳水馆水质非常好,深度、宽度都有,在这里拍出来的照片,每一张都是大片的质感。”

今年盛夏,成都大运会火热绽放,成都大运会新建改建场馆49处,如今这些场馆均面向市民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不仅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突破2.4平方米,更带动潜水这样的小众运动在更大的范围内“出圈”。

不仅如此,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去凤凰山看球”成为成都人最酷的生活方式;成都“坝坝球”踢出了高光时刻;凤凰山、东安湖的演唱会,一场接一场唱响,万人级演唱会开票即秒空……

办赛惠民,大运盛会提质幸福成都,不仅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更连续15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如今,“成都式幸福”的品牌愈发鲜亮、内涵日益丰富,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一个美丽注脚。

质变的瞬间离不开量变的积累。今年以来,成都坚定不移促优质强协调,全力以赴创造高品质生活、提质“成都式幸福”。

以需定供、精准匹配。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未来公园社区、15分钟公共服务圈,推动高品质生活服务向社区、向家门口、向居民身边延伸,打通“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最后一公里”。聚焦“一老一小”,成都今年新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28个、“蓉易托”社区智慧托育中心20个。

政府托底、多元参与。成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现对参保群体、失能等级、服务供给形式的全覆盖,政府保障兜得更准、更牢;专门出台指导意见,支持社区合伙人参与社区发展治理工作,打造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祠堂街艺术社区焕新归来,城市更新更出新的生命力,城市风貌持续改善,物质生活更加富足殷实;首批30个菜市书屋建成开放,“汉字中国”特展吸睛无数,精神生活更加丰盛喜悦。

统筹均衡性与可及性、统筹托底保障与提质扩面、统筹优质文化供给与人的全面发展,成都持之以恒把民生实事抓小、抓细更抓实,一件接着一件抓、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擦亮“成都式幸福”。

(四)

“他们的细心和专业度,在全国来讲都是非常出色的,有他们为企业保驾护航,让我们对未来发展也很有信心。”

12月8日,四川乐多多超市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刚文以12345热线临时接线员的身份,与身旁的接线员共同接听、观摩处理来自不同企业的咨询电话。

一通电话,能串起所有相关部门,高效解决企业的疑难愁盼问题,这是成都以数智手段提升治理效能的一个缩影。

从今年“新春第一会”正式启动12345亲清在线,到4月、11月两次推进会,再到年终的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智慧蓉城”是贯穿全年的关键词。

如何驱动城市治理模式变革、方式重塑、体系重构、能力提升?从2021年晋升超大城市,到同年11月市委市政府作出推进智慧蓉城建设部署,再到完善构建“微网实格”管理服务格局,作为全国第一个常住人口突破2100万的副省级城市,成都正以现代化治理逻辑为城市注入昂扬向上的振奋力量。

以精度、温度丰富治理内涵。这一年全市优化设置一般网格1.4万余个、微网格12万余个、专属网格1.1万余个,在这一个个最小治理单元中,网格员、微网格员不仅成为能为居民保管钥匙、银行卡的贴心人,更在智慧蓉城赋能下,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2万余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矛盾不上交,服务全在线”。

以敏捷、科学破题治理效率。用天网AI监测消防车通道占道情况,在天府市民云上一键申请创业担保贷,5G基站超7.67万个,上云企业突破10万家……今年以来,围绕“1+4+2”总体部署,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数据资源“一网通享”、社会诉求“一键回应”,智慧蓉城“王”字形城市管理架构已初步构建。

以安全、韧性延伸治理维度。破解“城市蜘蛛网”等现象,成都目前已建成综合管廊125.4公里;面对大运会赛期与全市电网迎峰度夏“双叠加”,城市电力实现“四个零”目标;作为国内入选的五座城市之一,11月成都成为首批联合国“创建韧性城市2030”试点城市……当发展早已不仅限于平面,未来城市需要构建的是一个立体高效的安全防护体系。

从城市发展的历史看,与人口规模、密度相比,城市的治理水平才是城市化的上限。

将科技之智、韧性之治和人民之力有机融合,以制度优势、数字治理、基层力量让曾经的钢筋水泥森林变得更像一个有体温、会呼吸的生命体,这是成都实现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也将成为未来发展重要的软实力、竞争力。

(五)

在一年又一年的交叠中,读懂时间的重量。时代的注脚,不只是阳光雨露的温柔抚慰,还有踏浪高歌里的豪迈坚强。

感知时代律动,一股股生生不息的动能汇聚成向前冲破艰难险阻的力量,一声声的“雄起”是义无反顾迎向美好生活的倔强,一张张温暖的笑脸是汗水浸润的土地上开出的最美花朵。

扛起使命担当,整座城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才能走好城市现代化建设之路,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闪亮的征程、炽热的梦想,照见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奋斗,也必将激励我们在新征程上跋山涉水,谱写更加嘹亮的发展乐章。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马玉宝 张帆 刘金陈

--> 2023-12-29 马玉宝 张帆 刘金陈 1 1 成都日报 c125839.html 1 时代律动 成都向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