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升涛) “很方便,回收点离家很近。”近日,位于武侯区簇锦街道顺和街的一家药店门口,市民闫先生在店内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通过“武侯药械”小程序,顺利完成了过期药品回收,收到相应的回收费用后连连点赞。
武侯区纪委监委大力开展“十大领域”专项治理,聚焦“食品药品安全领域”,采取“科技手段+明察暗访”方式,从严从紧落实药品监管和专项资金监管,围绕群众反映家庭过期药品处置难的问题,推动建立有偿回收长效机制。通过创新研发武侯区家庭过期药品有偿回收微信小程序,实现群众线上预约登记、线下一键导航、门店一键回收。同时,通过回收系统后台,监管人员可实时对回收工作开展情况、回收药品信息、回收补贴发放情况等进行监管。药品回收后,由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统一对过期药品打包封存管理。
为确保过期药品从家庭到回收点位再到药品销毁,回收全过程始终处于监管之下,驻区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多次深入辖区药店,通过明察暗访方式,推动家庭过期药品有偿回收工作落地落实。据悉,武侯区拨付专项资金开展过期药品有偿回收,截至目前,建立过期药品回收点78个,覆盖11个街道72个社区,构建起了“一公里”回收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