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1月03日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胡豹

关于“千万工程”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6月,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花5年时间,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应运而生。

■实施20年来,“千万工程”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社会共同富裕、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成效显著,影响非凡。“千万工程”历久弥新,其中蕴含的战略思维、创新理念、科学方法、务实作风与原则立场,正发展成为新时代加强农业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科学指引与重要遵循。

2023年12月19日-20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纲领。会议强调,要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会议还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讨论稿)》。

20年来,浙江率全国之先,探索出一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路径,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浙江乡村环境实现全域化常态化整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2018年,“千万工程”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背景缘起与迭代升级

本世纪初,浙江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建设面貌日新月异,而农村建设面貌明显滞后。新上任的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高瞻远瞩谋划,亲自定题推动实施“千万工程”,并把它定位为“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龙头工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工程,推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民心工程”。20年来,浙江省持续发力推动“千万工程”内涵持续升级,“千万工程”从单一农村环境整治,全面拓展到环境、产业、风貌、文化、邻里、健康、交通、治理等乡村各个领域。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引领阶段。2003年6月5日,浙江正式启动“千万工程”,采取“以点代面、典型示范”的建设路径,从全省3万余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建制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全面推进村内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卫生改厕、河沟清淤、村庄绿化。从2008年起浙江省实施第二轮“千万工程”,在全省开展村庄整治建设,将整治内容拓展到面源污染治理、农房改造、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至2010年,全省绝大多数的村庄人居环境都得到了改善,基本完成了全省村庄整治任务。

“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阶段。2010年12月,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率先提出了“美丽乡村”概念,开启了浙江乡村建设的“美丽”时代。2016年11月,围绕“两富”“两美”建设目标,为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浙江省深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建设新部署。2017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继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并把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作为全域景区化的重要抓手。2018年4月,浙江省出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年)》,正式提出到2020年,累计建成1万个A级景区村庄,其中3A级景区村庄1000个。

“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阶段。2021年以来,浙江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新任务出发,先后制定《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十四五”行动计划》《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的实施意见》,坚持以深化“千万工程”为总牵引,以未来乡村建设为试验田,全面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画卷,推动乡村从美丽宜居向共富共美的目标豪迈进发。

伟大成就与历史意义

是统筹城乡的龙头工程,开创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赛道。早在2003年浙江实施“千万工程”启动之时,作为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亲自提出要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新思路来推动工程建设,强调在工程建设中必须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思想,做到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浙江在深入推进工程实施中牢牢把握这一原则和方向,使“千万工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工程。

是乡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指明了美丽乡村发展的新路径。浙江“千万工程”从农村垃圾、污水、厕所入手,开启了村庄环境清洁卫生治理行动。20年间基本完成了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任务,农村环境面貌彻底改观。在此基础上,浙江总结推广安吉县等先进做法,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深入推进“千万工程”新目标的创新经验,谋划把全省乡村作为一个大花园、大景区来打造,实施美丽庭院、美丽乡村精品村特色村、美丽乡村风景线示范乡镇、美丽乡村先进县示范县“四美联创”,以美丽乡村建设迭代升级来全面提升“千万工程”。

是美丽经济的产业工程,催生了两山活化转化的新机制。习近平同志在部署推动“千万工程”过程中,创造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断,成为指导“千万工程”向建设美丽乡村、经营美丽乡村和共享美丽乡村系统深化的新发展理念。全省上下秉持“两山”理念,打响民俗牌、生态牌、田园牌、乡愁牌,统筹村庄建设和村庄运营,将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两山”这一富有哲理而又通俗易懂的理念逐步成为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

是文明塑造的灵魂工程,赋予了乡村文化传承的新动能。浙江在“千万工程”实施中坚持“物的美丽”与“人的美丽”联动建设,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气质”,通过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建设以“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农村文化礼堂,在实现乡村生态美的同时,更凸显乡村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千万工程”和乡村文化建设增强了村民移风易俗、遏制农村陋习,焕发了全省乡村文明新气象,大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乡村文化和文明是大家各美家园的诺亚方舟。

是造福农民的民心工程,缔造了乡村治理有效的新范式。“千万工程”推进中,紧紧围绕农民群众的期盼诉求,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成效的最高评判标准,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基层治理、精准治理、柔性治理、市场治理等多种治理制度的功效,实现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设施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提质的相互促进,推动农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加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千万工程”被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

理论诠释与经验启示

秉持人本发展思想,有序改善农民民生福祉的充分表达。“千万工程”蕴含着深厚的民本思想。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浙江实施“千万工程”始终把增进群众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人居环境安全等问题抓起,逐步向美化村庄、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延伸,从而使“千万工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牢树绿色价值取向,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功案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浙江把“两山”理念贯穿于推动“千万工程”的自觉行动,切实把“千万工程”作为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工程和优化农村环境的生态工程,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以推进“千万工程”为重点的美丽环境建设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扎实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注入动力。

坚持系统治理思维,推进城乡联动共进共享的精彩范例。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为引领,切实把“千万工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顺应城乡发展趋势和群众需求,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不断调整工作重心,扩大外延,丰富内涵,稳中有进,持续发力,从整治环境脏乱差问题向治水、治气、治土、治山、治乡等延伸,科学处理好城与乡、工与农、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的整体建设。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市场主体力量的典范佐例。坚持党建引领和“一把手”亲自抓,20年来,浙江省每年召开最高规格“千万工程”现场会,省委书记、省长到会部署。每五年出台一个实施意见或行动计划,创新制度供给,加大财政投入,持续加快推进力度。调动政府、农民和市场三方面的能动性,积极引导工商资本、乡贤资源、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形成全社会合力共建的良好局面。

突出问题导向理念,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的杰作事例。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带头坚持调研开局,直面浙江发展“先天的不足”“成长的烦恼”,谋划部署实施“千万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深入基层群众调查研究,围绕重点难点问题,由表及里科学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的顶层设计。

(作者: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委员、浙江省农科院研究员)

--> 2024-01-03 1 1 成都日报 c126112.html 1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