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都区大丰街道锦丰小区,街面整洁、秩序井然,三三两两的居民在绿化带里散步,在健身器材上锻炼;小区活动中心里正在举行书法公益课堂,一旁的“长者食堂”里飘来了饭菜的香味……
看到眼前美好和谐的画面,让人很难想象,就在一年多以前,这里还是个居民意见大、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小区”。
“居民小区是社会最基础的细胞,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据新都区社治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以来,该区结合网络理政和信访投诉情况,确定80个“问题小区”,通过全覆盖摸排,梳理出“问题小区”存在的组织体系、治理机制等五大类33小类148个问题,并按照区级统筹、部门协同、镇(街道)主抓原则,31个区领导联合19个区级部门,组建“一小区一专班”,将调研发现问题一一列入整改清单,逐一明确责任单位、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实行工作周总结、月通报制度,并对重点小区开展“回头看”,以闭环管理推动问题解决。
“锦丰小区为什么问题多,与小区人员特殊的复杂性密切相关。”据锦丰社区党支部书记雍艳介绍,锦丰新城小区是成都市最大的保障租赁住房小区,共有23栋6579套房,目前已入住5872户10526人。小区人口结构复杂,特殊人群占比高,群众诉求强烈、矛盾多元。
为解决这些问题,2021年,新都区设立锦丰社区,社区党支部将查找到的13名户籍党员、310名租户党员组织起来,创建“锦上花”党员服务队,组建23个“党员流动工作站”,要求党员们亮身份、亮承诺、亮实绩,并实行每名党员每周访三家、问三难、找三人(热心居民)的工作机制,并建立特殊人群台账和任务清单。此后一年时间里,社区建成了一支“敲得开门、说得上话、交得了心、办得成事”的优秀治理队伍。
区社治委在调研中发现,80个“问题小区”中34个为联建党组织、15个未建党组织,党员发动不够、党组织引领作用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
针对“小区党建基础薄弱,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受限”问题,新都区着力推进党组织有形有效覆盖。对此,该区制定出台《新都区小区(网格)党组织建设与运行实施细则(试行)》《居民小区治理工具包》,理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自组织运行机制,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操作指南;全覆盖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找行动”,深化“三问三亮五带头”,发动党员参与问题小区治理,推动80个“问题小区”新增单建党组织4个、联建党组织6个。
在党建引领下,引导群众自觉规范个人行为,当好主人翁,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合力。据介绍,目前,80个“问题小区”已完成整治46个,148个问题已解决108个。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