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1月11日

我们为什么喜欢他?

千百年来,有关苏轼的故事数不胜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是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也是他;“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他,“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也是他。“……有人说,“即便是在巨匠星罗棋布的华夏历史坐标系里,我们也很难再找出这么一位奇人。”

苏轼究竟有何魅力,让世人千百年来咏叹不息、追随不止?——简言之,我们为什么喜欢苏轼?

作家张佳玮是苏轼的“迷弟”,他说,我们都说苏轼好,细想来,苏轼究竟好在哪儿呢?文学家、画家、美食家、才子、酿酒、制笔……”归根结底,苏轼是史上最卓越的感受者与欣赏者之一。他还能将自己的感受与欣赏,以极通达的姿态,描述出来。”张佳玮认为,促成他这份通达、豁达与风雅的,众所周知,是黄州传奇。

苏轼到黄州时,也不是年少气盛时节了,那时他已经40多岁。父亲苏洵于十四年前过世,众口传诵的“十年生死两茫茫”“老夫聊发少年狂”都已写成。张佳玮说,若留意一下苏轼的心路变化,很是有趣——刚去黄州时: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住了一段后,已经开始自嘲了: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时,他的自嘲和随意劲儿,已经蓬勃而起。又住了一段,他开始畅快了,已经开始念叨: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在黄州后期,他写《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写《念奴娇·赤壁怀古》,写《记承天寺夜游》,终于,他写出了以下句子: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张佳玮分享,苏轼给他最大的影响,来自一个小故事。苏轼有一次爬一座山,看见半山腰有一个亭子,想上去休息,忽然脑子一转,“此间有甚(什)么歇不得处?”——为什么不就地坐下休息呢?于是如鱼脱钩,忽得自由。“这是他在黄州之后的姿态,就自由自在地歇息、饮食、散步、写作,清俭明快地快乐着,多好!毕竟万水都是一源,毕竟也无风雨也无晴,毕竟清风明月是造物者无尽藏,毕竟到处都可以歇宿。毕竟一切,都在心事一转之间。想明白这些,有了这么个例子,人并不会陡然飞天,却会放松许多。是为苏轼。我们喜欢他的,不只诗文书画,更在他这份永远明亮的欢乐吧!”

“如果放到现在,他一定是朋友圈里最活跃的那个。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美食的热爱,让人觉得真实、亲切。”学者郦波认为,苏东坡之所以受到今人欢迎,是因为他身上有一种烟火气。“我日益感觉到三苏身上有很多具有当代价值、永恒价值的东西,是可以作为人生范本来加以研究和学习的,值得持续深挖。苏洵思想之深刻,苏轼境界之超越,苏辙意志之坚定,他们面对人生得意与低谷时的态度,现在依然能给我们启示和鼓舞。”

--> 2024-01-11 1 1 成都日报 c126518.html 1 我们为什么喜欢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