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1月12日

七万八千只水鸟四川盆地越冬

5种鸟类首次现身

卷羽鹈鹕(摄影 沈尤)

彩鹮(摄影 陈豆豆)

青头潜鸭和花脸鸭(摄影 李涛)

1月11日,2024年四川盆地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结果正式发布,本次共计在成都、德阳、眉山、绵阳、自贡等13个城市记录到水鸟78593只,数量最多的5种水鸟分别是绿头鸭9960只、白骨顶9472只、斑嘴鸭6591只、红嘴鸥5121只和赤膀鸭4855只。其中黑颈鹤、卷羽鹈鹕、东方白鹳和彩鹮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越冬水鸟新增5类

物种多样性方面,本次调查共记录水鸟7目15科74种,与2023年记录的75种基本一致。本次调查记录到的黑颈鹤、卷羽鹈鹕、东方白鹳、彩鹮、灰头麦鸡5种鸟类是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的新增记录,其中黑颈鹤、卷羽鹈鹕、东方白鹳和彩鹮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至此,成都平原暨四川盆地越冬水鸟同步调查已累计记录水鸟94种,占到四川水鸟物种数的55.62%。

其中,中华秋沙鸭更是被列为需开展抢救性保护的极度濒危野生动物,而此次调查在各地区共记录到43只,为历年之最。

暖冬导致总量减少

与2023年调查结果相比,水鸟的种群数量在不同区域有增有减,总量减少约1万只。据推测,今年显著的暖冬气候可能导致部分水鸟在更北的区域越冬。

记者从成都观鸟会获悉,从调查结果看,水鸟的物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呈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和波动,总体状况保持基本稳定。除受气候变化和河湖湿地水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之外,个别河段及湖泊存在建设施工短期干扰的情况。一些区域垂钓人数较多且涉足区域过多,成为水鸟安全越冬最直接而显著的威胁。

据了解,本项调查始于2017年,最早由成都观鸟会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机构共同发起并实施的成都平原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此后随着参与机构和人员的不断增加,调查范围已从最初的成都平原逐渐扩展到四川盆地的大部分地区,涉及流域也首次实现了长江干流及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青衣江、大渡河等主要支流的全覆盖。因此,本次调查的名称也由前7轮一直使用的“成都平原越冬水鸟同步调查”调整为“四川盆地越冬水鸟同步调查”。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菲菲

成都观鸟会供图

--> 2024-01-12 七万八千只水鸟四川盆地越冬 1 1 成都日报 c126550.html 1 5种鸟类首次现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