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自2023年1月审议通过《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成长期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一年来,成都都市圈建设踏实走好“成长路”,从成德眉资四座城到一个幸福美好都市圈,同城化正加速推进。站在新的一年起点上,胸中鼓荡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实底气。
时代使命是指引前行的航标。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作为中西部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成都都市圈无疑要瞄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高质量发展和同城化尺度上做出示范。
担当作为是不负使命的释义。从2020年至2022年的起步期,迈入2023年开始的三年成长期,省委省政府对成都都市圈建设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寄予厚望。超大城市是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成都要与德阳、眉山、资阳构建起更大发展空间,带动更大区域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是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全面提速的关键之年。在2022年成都都市圈总量实现2.62万亿元的基础上,2023年前11个月,都市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6%……一个个数据,见证着顶层设计从蓝图变为现实,以及其所激发的实实在在的“圈”动能。
聚焦纵深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当前,以《行动计划》中八个方面26个领域重点任务为引领,以每年工作要点为抓手和载体,不论是2023年取得的经验成效,还是今明两年的成长前景,可以肯定的是,面向未来,成都都市圈的向前脚步将走得更加稳健坚定。
同城化发展既是一场打破圈内城市旧有行政边界、全面深化改革的制度创新,也是一个个让都市圈群众和市场主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的突破和变化。今日起,本报推出“2023—2025记录三年·见证都市圈成长”栏目,将围绕《行动计划》八个方面,透过一个个同城化发展的“小故事”,结合对省同城化办相关部门和专家的采访,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这些拔节成长的亮点中,见证成都都市圈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向青年茁壮成长,敬请关注。
相关报道见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