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1月19日

两地协作共建产业园,打通异地孵化与本土产业化联动发展通道

同城融圈:1+1>2

俯瞰金什合作产业园

【成长故事】

从成都出发,沿成万高速一路向北,大约1小时车程便来到了什邡经开区。这里有一座特殊的产业园区——金什合作产业园。说它特殊,是因为该产业园也有成都金牛区的“股份”,更重要的是产业园承载了一个重要功能,实现金牛区的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什邡市和金牛区明确了11个合作领域,已形成“总部研发在金牛、生产制造在什邡”的模式,打通了异地孵化与本土产业化的联动发展通道。这不仅是金牛区与什邡市的一次尝试,而且是成都都市圈产业协作共兴的有力探索。

政策同享

跨区域共建产业园区

走进金什合作产业园,记者看到,一栋栋崭新的厂房整齐排列,厂房内宽敞明亮,一些工人正在厂房内装修。据悉,目前入驻企业4家,另有3家企业正在洽谈。按照规划,未来金什合作产业园将是金什两地产业协同发展的活跃区、集聚区,也将成为成都都市圈产业协作共兴的有力探索。

“这家企业的入驻材料已经报给上级部门了。接下来,我们要准备企业的环评、安评、消防等相关资料,为该入驻企业年后能够准时投入生产做好准备。”1月16日上午,记者在金什合作产业园见到该产业园招商经理周付住时,他正忙着为一家来自成都的生产制造冷链物联网设备的企业办手续,年前企业就搬来了生产设备,马上要投入生产。

金什合作产业园由金牛区、什邡市合作共建。金牛区城投集团与什邡市恒新公司按照6∶4入股合作组建交子恒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开展园区投资、建设、招商、管理、运营。

“下一步,我们拟在金牛区建立金什总部大厦,金牛、什邡两地入驻企业可以同步享受金牛和什邡的招商优惠政策,更好推动‘总部研发在金牛、生产制造在什邡’模式,助推两地产业协同发展。” 什邡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波说。

优势互补

构建协同联动产业生态圈

国内工业级无人直升机行业头部企业——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同城化区域合作,整合德阳市在通航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以及成都在人才科研上的优势,共同打造无人机研发、制造、销售一体化基地和民品结算中心。该项目在未来10年,营业收入合计将不低于100亿元,年度经济贡献不低于2.7亿元。

作为同城化示范项目,这是金牛区和什邡市合作的第一个研发项目。项目落地的背后,源于金牛区、什邡市在产业领域携手合作的力度。

2022年1月,金牛区与什邡市签订《共同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缔结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以“总部研发在金牛、生产制造在什邡”的模式共建金什合作产业园,推动金牛、什邡两地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跨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样板。

“金牛区聚集了众多的高端人才,而什邡市在生产制造、用工、土地上优势明显,两地合作将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李波告诉记者,园区聚焦航空航天、食品饮料(烟草)、先进材料等重点领域,培育并招引链主企业,构建“研发与生产、总部与制造”协同联动的产业生态圈。

按照金牛区总体规划,重点将金牛区现有企业和招引企业的生产加工放在什邡市,共同制定产业融合发展政策、项目投资、企业产值和税收分成机制,切实推动双方合作、相互成就、互利共赢,打破“经济区与行政区”壁垒。

【新闻面对面】

加强产业分工协作 实现跨区域产业建圈强链

——访省同城化办常务副主任尹宏

成德眉资四市坚持“强链条、育集群、建体系”,不断加强产业分工协作,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开展集群共育、生态共建、理论共研等重点任务,推动跨区域产业建圈强链走深走实。

下一步,成都都市圈将进一步强化集群共建,合力共育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联合申报国家高端航空装备集群;推动成眉特色食品、锂电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成资联合打造全国医疗器械特色产业基地。

进一步强化生态共育。依托成都都市圈产业生态建设暨企业供需对接云共享大会,打造都市圈供需对接品牌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发布都市圈工业企业供需清单,持续深化都市圈企业产业协作、加强供需对接。依托成都工业国际博览会,积极邀请德眉资龙头和链主企业参会参展,共享高能级展会平台。

进一步强化产业协同。围绕招引项目认定、项目建设服务、会商协调推动等方面任务,主动做好相关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尽快落地,加快建设,早日投产,为推动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新闻延伸】

1500余家企业实现跨市域产业协作

立足成德眉资四市主导优势产业,发挥四市比较优势,围绕构建“相互依托、相互借力、相互融合”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错位协同发展的格局,成都都市圈产业建圈强链推介会上确定了9条重点产业链,其中,以成都为主导,绘制新型显示、轨道交通、航空装备、新能源企业、绿色食品(调味品)、医美服务6条产业链全景图,分别以德阳、眉山、资阳为主导,绘制清洁能源装备、锂电、医疗器械(口腔医疗)3条产业链全景图。

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各城市产业发展重点和重点产业链联合攻坚重点,成德眉资四市以构建“主承载+协同地”“研发+制造”“终端+配套”等产业分工协作模式,推动成都都市圈实现跨区域建圈强链,成效显著。据悉,目前成都都市圈已有1500余家企业实现跨市域产业协作。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欢 周鸿 摄影 魏麟潇

--> 2024-01-19 黄欢 周鸿 两地协作共建产业园,打通异地孵化与本土产业化联动发展通道 1 1 成都日报 c126872.html 1 同城融圈:1+1>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