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1月19日

本科生须修学分 中小学全员测评

美育不只是“兴趣课”

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一直被师生家长视为“选修课”“兴趣课”,这个观念现在需转变了。《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日前正式公布,对美育有了更全面更高的要求。《通知》将对学校教学带来什么新变化?对学生评价带去什么新影响?一起来看。

本科生须修学分,中小学全员测评

美育素养纳入教师资格考试

按照《通知》,中小学依据课程标准组织实施全员艺术素质测评,鼓励拓展测评内容和方法,完善初、高中艺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将美育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高校落实本科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至少2个学分的基本要求,注重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强化审美素养和创新意识的评价。同时将美育课程纳入师范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课程,将美育素养有关内容纳入教师资格考试,办好全国艺术教育类专业学生和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艺术选修课程和课后服务,帮助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1—2项艺术专项特长。完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艺术特长学生一体化选拔和培养,拓宽艺术人才成长通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统筹区域内艺术教育资源,为在校生提供实践教学支撑。建立高校与中小学、城乡学校之间“手拉手”相互学习交流和帮扶机制,探索高校艺术社团和乡村学校双向交流机制。鼓励美育名师进乡村、乡村学生进城市艺术场馆,开展城乡中小学生美育主题研学实践活动。

如何上好美育这堂课?

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锐说,学校艺术课程的开设应遵循浸润式原则,绝非是将专业艺术教育的理念和模式简单迁移和应用。例如舞蹈课程的文化性与实践性的融合,必须凸显而不是模糊舞蹈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属性,尤其要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

“乡村学校获取和享用优质美育资源,不能一味依靠外界帮扶,必须要激活内生动力,自我生发或合作开发美育资源,这是乡村学校美育提质发展的必然要求。”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郭声健认为,整体上看,乡村学校美育资源相对落后,但也有其独特的地方优势资源,如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民间艺人与非遗传承人、“大自然的云彩、花朵、鸟叫虫鸣”等乡村自然美景等,对于高校与城市中小学而言,乡村学校是教师涵养美育情怀的最佳路径,也是学生参与美育实践的理想场所。

四川已确定纳入中考

成都正在研究具体方案

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于2022年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各市(州)全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并作为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这意味着2025年的初三毕业生将全面实施艺术类科目进中考。

还有一年了,怎么考?考什么?根据《实施方案》,考试内容依据国家颁布实施的课程标准确定,成绩主要由艺术素质测评和技能测试成绩组成。测试方式以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技能测试根据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确定,兼顾多元化、普及性等要求。考试内容主要围绕艺术课程核心素养进行,坚决反对死记硬背、坚决反对填鸭式培养和机械式记忆。以率先实施艺术类科目进中考的绵阳市为例,音乐、美术学科为中考科目,两门学科分别计10分,占到了中考总分的2.2%。学生通过上机操作方式进行测试,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学校艺术课程和艺术实践活动对艺术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艺术素养培养情况。考试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

四川省教育厅表示,艺术类科目中考的内容坚持“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原则,坚决杜绝考试超课标、超技能、超要求。学生按照要求正常参加学校艺术类课程及艺术实践活动,就可完成学业要求,与校外培训内容无关。所以家长完全没有必要花钱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教育行政部门也坚决反对并严厉打击艺术类培训机构以艺术中考培训名义进行招生宣传。

据了解,目前成都市的方案正在拟定中,政策出台前会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以确保科学公正、稳妥有序,且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赵子君

--> 2024-01-19 本科生须修学分 中小学全员测评 1 1 成都日报 c126894.html 1 美育不只是“兴趣课” /enpproperty-->